第12章 赵大人莫非皇上私生子? (第3/3页)
否则早就挑明了说。
老太爷的表态也很有意思,什么叫能卖的都能卖?
步子跨的这么大了么?
“皇上都说能卖的都能卖,又有抚台大人出售苏州府学在前,赵大人又有什么好犹豫的?”
福昌被赵安的迟迟不表态弄得心火有点大。
“下官不是觉得有什么不好,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赵安一时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反正就觉这种直接侵吞朝廷资产的事自个最好不要干。
“我知赵大人要做清官,可赵大人这清官怕是做不得。”
福昌摊牌了。
赵安一凛:“大人的意思是?”
福昌沉声道:“事到如今,本官便与赵大人打开天窗说亮话.据本官所知,你们安徽的巡抚朱珪大人参了赵大人一本。”
赵安惊住:“朱大人参我什么?”
“参你赵大人沽名钓誉,大耍官威.”
福昌竟是将朱珪奏章内容说了个七九不离十。
听的赵安目瞪口呆:好家伙,之前以为朱珪没收到学生的小纸条搞他,未想朱珪早就派人盯着他了。
这小报告打的真是颠倒黑白,不顾事实,完全是以有色眼光看人。
深吸一口气,不无紧张问福昌:“皇上怎么说的?”
福昌却是笑着摇头:“放心,皇上若听信朱珪所奏,本官也不用与你在这商量学宫的事了。”
“什么也没说?”
赵安一脸委屈,“朱珪如此诬陷于我,颠倒黑白,皇上难道就没下旨斥责于他?”
“没有。”
福昌回答的很干脆。
的确没有,当时老太爷真就一句话没说。
“这”
赵安眉头紧锁,旋即明白老太爷为何不收拾朱珪了,因为朱珪是老太爷给儿子嘉庆留的人。
真要因这事收拾朱珪,那不就是明摆着告诉全天下嘉亲王绝对不是储君么。
要不然,怎么可能动储君的老师呢。
“赵大人,本官其实挺佩服于你。”
“福大人何出此言?”
“因为赵大人和皇上一样,都写了清慎勤三字。再看赵大人年龄,升官之快,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皇上当年南巡时留下的私生子呢。”
福昌这话明显是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