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六章 阴差阳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六十六章 阴差阳错 (第2/3页)

此番过府一叙,本道顺势拜在李堂馥门下,谁知此人虽是两榜进士出身,却醉心河工事宜,半点提携之意也无。

    正灰心沮丧,琢磨着另寻出路之时,赶巧户部左侍郎廖世纬到访。得知四洲志出自陈斯远手笔,这位少司徒顿时热络不已,扯了陈斯远说了半晌四洲志,尤其问了缅甸情形。

    临了考校了陈斯远制艺,李阁老一撺掇,顺势便将陈斯远收在门下。

    陈斯远这会子直想骂娘!廖世纬是谁?人称廖黑脸!此人二甲进士出身,历御史台、州府,太上晚期时因下江南劳民伤财,此人金殿直犯天颜,吃了廷仗贬谪为知县。

    不想任上海晏河清、吏治清明,入了当时钱首辅的眼,十几年间平步青云,三年前迁户部左侍郎。

    本道历经州县,此人总该收敛一些,不想甫一回了朝堂,立马直斥今上穷兵黩武,气得今上摔手拂袖而去。

    廖世纬哪儿哪儿都好,奈何太能折腾,得罪的人太多,陈斯远还想娇妻美妾平平安安过上一生呢,若是跟了这等老师,来日不等金榜题名就得举目皆敌。

    有老师还不如没老师呢,这是图什么?

    奈何如今再无转圜余地,陈斯远骑在马上思量半晌,一时间也分辨不出个利弊得失来。往好了想,便宜老师的夫人也是外命妇,这提亲的媒人算是有了。

    再想想对周遭人等的影响,那燕平王玩世不恭、行事惫懒,料想也不会理会自个儿拜了谁做老师;贾家乃勋贵,如今又日渐势微,想来也不会置喙;倒是贾雨村那里,因着自个儿与黛玉姻缘早定,如今贾雨村又为兵部尚书,这事儿总要提一嘴才好。

    事出突然,陈斯远瞧了眼时辰,估摸着贾雨村已经散衙了,却不知是否被圣人留下奏对。略略思量,干脆拨马直奔兴隆街而去。

    谁知离着兴隆街还有两条街呢,遥遥就听得侧面路口有人嚷道:“可是陈孝廉当面?”

    陈斯远勒马停下,便见一个面熟的王府侍卫催马而来。到得地方飞身下马,拱手道:“原想着去荣国府请了陈孝廉,不想半路就撞见了。陈孝廉,王爷邀孝廉过府一叙,这就请吧。”

    陈斯远惊愕不已,情知这是出了急事儿了,当即应下,随着那侍卫打马往燕平王府而去。

    因先前在李阁老府中盘桓太久,是以到得王府时已经临近申正时分。马匹自有小厮庆愈照料,陈斯远随着内侍大步流星往后头而去,过得东路两重宫门,须臾到得一处斋堂里,入内便见燕平王正愁眉苦脸与几个内府大员面面相觑。

    陈斯远上前见礼,燕平王顿时眼前一亮,随手一指道:“陈枢良鬼主意最多,如今内府遇见难处,尔等只管说与他听就是了。”扭头又吩咐道:“来呀,给枢良加一把椅子。”

    内府官员晋升不走科举,这二年却有内府官员转迁朝堂,内中四人俱都是朱紫,陈斯远哪里敢落座?略略推让一番,惹得燕平王不耐,这才挨着椅子小半边落座。

    当下就有一内府郎中起身道:“去岁赈灾、平乱,大内内帑不足,圣上无奈之下自内府抽了五十万两银钱充作内帑。孝廉也知我内府运作环环相扣,少了这五十万两,莫说是内府钱庄,就是万客来都有些为难。不知孝廉可有法子筹措一笔银子,起码要让内府缓上半年。”

    半年后夏收、秋收都过了,内府就能缓过来。

    陈斯远正思量着,又有一内府郎中说道:“除此之外,先前与英夷定下身毒生铁买卖,虽只执行了二年,却对我大顺冶铁冲击极大。乐亭铁厂减产两成,佛山、巴蜀等地私营铁铺倒闭者不知凡几。

    圣人被朝堂吵得头疼不已,也有意让我内府吃下英夷铁料。”

    陈斯远也不急着说前头的事儿,待那郎中说罢,立马纳罕道:“据我所知,身毒铁料质地极佳,又多用作军械,于民间影响这么大吗?”

    又有个内府副总理大臣苦笑道:“孝廉不知,自太上时官营作坊所造军械愈发不堪用,便将采买之权给了内府。内府虽有铁厂,却无铁器作坊,无奈之下只得从民间采买。

    比价、比质,每岁倒有三成多的军械是从佛山采买而来。因着这身毒铁料质地极佳,这二年就渐渐断了佛山采买。”

    陈斯远点点头,若有所思。此时内侍奉上香茗来,陈斯远接过来呷了一口。

    筹集银钱的事儿好说,大不了发行债券,凭着内府的名号,只消许出去一成的利,京师豪富之家定会趋之若鹜。

    倒是那身毒铁料挤占了大顺本土铁料的份额……陈斯远心下不禁哭笑不得。一万万斤听着多,折算下来也就不到六万吨罢了,这么点儿铁料生生将佛山等地的铁铺挤兑得无以为继,可见这年头工业基础差到什么程度了。

    身毒铁料质地优良,乃是打造军械的不二之选,且与英夷业已定下契约,等闲改易不得。为今之计乃是拓展铁料应用,只可惜百姓还是穷苦了些,不然这么点铁料略略一降价,早就消耗干净了。

    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