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老匹夫意欲何为 (第2/3页)
,吹捧的就多了,有的人吹捧那就是纯吹捧,有的人吹捧那却是带着目的的吹捧。
他好像就在这吹捧声中慢慢迷失了自我,人家送钱他是坚决不收的,但人家逢年过节送点土特产什么的他就不好意思拒绝了。
所以,近些年来,每到年节,很多人便会变着法儿给他送“土特产”。
他府里的年货那是堆积如山,压根就不用去买。
甚至后面几个月乃至半年都吃不完用不完。
他渐渐习惯了,他家里人也渐渐习惯了。
这并不是个好习惯,因为拿了人家的手软。
人家哪怕是千里送鸿毛,那也是礼轻情意重。
这礼都送了,他也收了,如果人家求上门来,求他办点小事,他也不好意思拒绝。
比如,给人家安排个亲戚到刑部衙门当衙役又或者到刑部大牢当狱卒什么的。
又比如,帮自己的门人弟子亲朋戚友说说好话,乃至找找门路,跟清流其他朝堂重臣打声招呼什么的。
他打招呼,清流其他朝堂重臣帮了忙,清流其他朝堂重臣打招呼,他也得帮忙。
这是礼尚往来,没办法。
他这些年除了在衙门坐值,好像一直就在忙活这些事,压根就没空去想什么为国为民了。
这人一旦习惯了被别人吹捧那就会渐渐飘到天上下不来了。
他属实有点飘了。
这一次小皇帝下旨让他们上疏自陈,他甚至都有点怕丢了这刑部尚书的位置。
没办法,他已经习惯在天上飘了,让他下来,他不习惯啊。
再加上其他清流重臣一通煽呼,他竟然也给小皇帝来了个胡言乱语!
他很清楚,胡言乱语多少有点威胁小皇帝的意思,但他为了保住刑部尚书的位置还是跟着大家一起上了。
不过,他并不是真想把小皇帝怎么样,他也就是在刑部尚书任上眷恋不去。
至于为什么眷恋不去,为国为民那就是屁话。
他就是习惯了这权势带来的一切,他不想失去这一切!
老匹夫意欲何为?
辛自修皱眉沉思了一阵,也不知是自我安慰呢,还是胡言乱语呢,竟然莫名来了一句:“万岁爷,微臣是老了,不过,有些事年轻人也办不来,微臣是怕年轻人压不住那些贪官污吏啊。”
你压的住吗?
说句不好听的,你这样下去能保住不跟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就算是不错了。
万历也莫名其妙道:“你跟元驭和维祯的关系好像都不错吧?”
王锡爵和许国!
这话什么意思?
他跟这两位阁臣的关系的确不错。
不过,他们并不是君子之交,他们之间交往可以说纯为功利。
说白了,他就是看重人家的权势,人家也是看重他的权势,大家可以相互帮忙。
不过,王锡爵和许国并不是什么好人。
他也隐隐察觉到了,这两个阁臣都有可能是贪官污吏。
如果换做他刚步入官场的时候,那绝对会羞于与之为伍,乃至与之作对,查他们,弹劾他们都有可能。
这会儿他竟然忘却了清流的身份与之结交,甚至习惯了与之为伍!
他竟然从没想过要去查着两个人!
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他还自诩清流呢,大家还说他是清流名宿呢!
辛自修闻言,那都不由得呆愣当场。
万历见状,貌似突然又想起来还在教小朱常洵呢,他竟然拿起书来,朗声道:“来,洵儿,继续念,孟子曰: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小朱常洵那也异常配合道:“孟子曰: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为什么还是没有“孔子也”三个字?
这意思,重点是前面的“可以速则速”,该迅速离任就迅速离任!
等等,不念“孔子也”好像还有突出孟子的意思。
孟养浩!
小皇帝这是在提醒他,孟养浩是孟子后人!
这意思,人家带头弹劾他,他去职之后可别想着去报复人家!
小皇帝已经认定他年老不能任仕了!
可以速则速。
这是在劝退啊。
如果不听劝是什么后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