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9章 飓风的开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69章 飓风的开端 (第3/3页)

度。

    千代田是错的,他们太高估了我们的控制能力。

    他们以为控制了EUV设备,华国就没有办法翻出浪花,实际上大错特错。”

    哪怕在私下,霓虹人也不敢指责白宫。

    “先生们,我们的优势不再是不可取代,而是难以快速取代。

    现在,华国已经向全世界证明,这个快速的时限,居然只有一年。”

    从那天起,山口的研发任务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过去,他们的工作是精益求精,将现有光刻胶的纯度提升到小数点后更多位,优化其曝光均匀性。

    现在,上级要求他将重心完全转向技术突破。

    在他的实验记录本首页,他用红笔写下了新的目标:

    下一代EUV材料,交付时间提前一年。

    目标:必须实现五年内无法被模仿的全新化学结构和制备工艺。

    山口意识到,他现在是在和时间赛跑,和一个国家机器的投入赛跑。

    光刻胶的纯度关乎着霓虹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阵地。

    他感觉自己不再是匠人,而是一个在风暴中手持火把拼命奔跑的前哨兵。

    晚上,山口坐在家里的榻榻米上,妻子正在厨房准备晚餐,电视里播放着关于此事的特别报道。

    一位前经产省的官员在节目中脸色铁青:

    “这是霓虹产业战略的彻底失败!我们安于出售成熟技术,满足于短期利润,却失去了居安思危的能力。

    华国7nm的实现,证明我们对技术壁垒的信心是多么的傲慢和脆弱。

    我们以为我们是产业链的供血者,结果却成了助推剂。

    霓虹的技术积累,正在成为华国自主化的加速器!”

    妻子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茶,担忧地问:“山口君,这真的会影响到我们吗?你们公司不是说,他们的材料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你们的纯度吗?”

    山口无奈道:“这是过去的逻辑,现在逻辑已经不一样了。

    华国人已经证明了,工程化的问题,可以用时间、金钱和国家意志来解决。

    他们正在自己挖井。

    我们曾经控制着水源,现在我们必须比他们挖得更深更快。”

    在4V这种危机感是最直接、最浓烈的。

    这里的经济结构与半导体产业深度绑定,一家代工巨头撑起了地区的经济天际线。

    华国7nm的突破,对岛内从业人士来说,不亚于一场小型地震。

    一位在台积电工作的资深工程师,在下班后与同事的聚会上,只用了一句话概括了情绪:“狼真的来了。我们过去认为的护城河,已经被证明是可以被跨越的。我们还能靠3nm、2nm领先多久?五年?三年?这不是技术上的较量,这是一个国家意志与一个地区产业的全面对抗。

    我们的优势在于庞大的生态和客户群,但如果客户开始被要求或被鼓励选择本土供应链,那将是釜底抽薪。”

    另外的同事直接道:“这不是废话吗?华国怎么可能不扶持本国企业,怎么可能把订单交给我们?

    这么说吧,短则半年,长则一年,我们能看到,整个华国地区,7nm及以上制程的订单全面消失。”

    这种危机感,超越了行业,渗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媒体的讨论热度空前,从财经频道到政论节目,都在反复剖析这一事件的影响。

    普通民众即使不了解芯片细节,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经济基础受到了撼动。

    芯盾已经从盾牌变成一张纸,白宫还在不断地想要把4v的半导体产业搬到阿美莉卡本土。

    他们的经济优势到底还能撑多久?

    没人能给答案。

    视频会议中,两边都是华国人。

    “现在,我们实现了7nm全国产化。

    我的上级,以及整个董事会,都要求我,必须将供应链的去风险化作为第一优先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