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7章 新的可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17章 新的可能 (第3/3页)

动。

    风动幡动,仁者心动。

    基地外搭档钱飞、李丛和赵建国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

    此时月球基地上一共有四名宇航员,韦旭航、钱飞、赵建国和李丛,为了这次测试能顺利完成,阿波罗科技安排了最精锐、执行任务最多的宇航员到月球上。

    地面控制中心,阿波罗科技和华国航天的工程师、专家团队们都屏住呼吸。

    大家知道,今天的测试如果成功,将彻底改写人类进入太空的历史。

    地面控制中心,林燃说了声:“直播先到这里,我要去看一下这次测试前的数据情况,这些都得保密,不能给你们看。”

    “我不看!”

    “千万别给我看,我看不懂,别给老美看去了!”

    “赶快关!”

    网友们没一个想看的,生怕给老外看去了,这些可是我们的宝贝。

    就跟过去华国从国外买技术,老外不让华国人看他们操作是一个道理。

    林燃站在屏幕前,他的眼睛紧盯着墙上的巨大显示屏,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实时数据流。

    此刻,他身上没有了任何多余的动作。

    整个控制中心也安静了下来,分贝降到最低,大家很清楚,林燃是整个项目的灵魂人物,每一个环节的成败,都系于他一人。

    在这次无人测试前,林燃已经将所有可能的风险点在脑海中预演了无数次,但真正的确认,必须在这一刻完成。

    他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系统,传达到每一个角落。

    没有激昂的语气,只有近乎冷酷的指令。

    “各部门请注意,现在开始最终确认。倒计时,60分钟。”

    “能源组,核反应堆输出功率,请确认。”

    “教授,核反应堆输出功率稳定,已达200兆瓦,并已准备好在点火瞬间进行峰值功率输出。”

    这是整个测试的核心,电磁轨道的推力,完全依赖于瞬间释放的巨大电能。

    “散热组,辐射散热器温度,请确认。”

    “教授,所有辐射散热器温度均在设计范围内,热管工作正常,月壤温度无异常波动。”

    林燃的目光落在屏幕上,上面显示着轨道两侧的温度曲线图。

    在极低温环境下,散热片的效率至关重要,哪怕是微小的温度波动,都可能影响超导线圈的性能。

    这是物理层面上的精确度检查,容不得半点差错。

    “轨道校准组,五公里轨道直线度、平整度,请再次确认。”

    “教授,激光校准系统显示,一切正常。”

    林燃点了点头。

    他知道,在月球重力环境下,要保持这样的精度是极大的挑战,这依赖于他们自主研发的月壤3D打印地基和高精度自动铺设机器人,以及超导轨道铺设实行的是一人作业,一人校准的模式。

    “载荷组,BY-2质量、重心、传感器状态,请确认。”

    “总工,BY-2质量1000千克,重心位于设计点,所有姿态控制传感器和通信系统工作正常。”

    尽管这次测试主要验证电磁轨道,但BY-2上的其他关键系统也需要确认其初始状态,他们需要确保,飞船会在三天后顺利返回地球。

    “变轨推进组,霍尔推进器氙气储量、推力室状态,请确认。”

    “总工,霍尔推进器氙气储量100%,推力室已完成预热。”

    “热防护组,隔热涂层厚度、均匀度,请确认。”

    “教授,机器人喷涂系统已完成对BY-2的二次喷涂,隔热涂层厚度、均匀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林燃在脑海中复盘了整个过程。

    在月球的永久阴影区,他们利用自动化喷涂系统,为飞船增加了一层隔热层。

    林燃点了点头。

    “宇航员们,请确认所有系统就绪。”

    “能源系统准备就绪。”

    “BY-2已连接。”

    “轨道校准完成,无任何偏差。”

    “收到,倒计时开始。”

    随着倒计时归零,没有火箭发射时的巨大轰鸣声,也没有震天动地的火焰。

    轨道上的超导线圈瞬间通电,强大的电磁力将BY-2向前猛推。

    BY-2底部,强大的磁场与轨道线圈产生行波,如同一个看不见的手,将BY-2推向高空。

    它在轨道上迅速加速,速度从每小时几十公里,到数百公里,最终达到月球的逃逸速度。

    “速度2.38公里每秒,正在脱离轨道!”

    宇航员们都回到了月球基地,看着显示器里的数据。

    大家的声音里充满了激动。

    飞船在轨道末端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冲入漆黑的宇宙。

    宇航员们紧盯着屏幕,直到BY-2的信号进入预定的月球轨道。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直播画面中,四名宇航员两两把手牵在一起庆祝。

    虽说还没有成功返回地球,但光是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已经是一大步了。

    钱飞很是感慨,从入选到今天,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亲自参与到如此的宏伟工程中。

    当天晚上,国际媒体的头版头条都被华国的月球电磁轨道发射测试占据。

    《纽约时报》评论道:“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突破,而是一次战略性的胜利,华国正在将月球变成人类进入深空的跳板。”

    《卫报》评论道:“在国际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这次成功的测试,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太空强国。”

    而在华国的社交媒体上,更是跟炸开锅一样。

    月球轨道测试,确实和工资三千没关系,但华国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能让rmb更具有购买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