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八章 每个人都在糊弄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八章 每个人都在糊弄皇帝 (第2/3页)

  “藩王么?”

    海玥稍作沉吟,脑海里就有了联想。

    不怪他如此想法,这个年代,并未是明朝末年,天下皆反的时候。

    参与兵变,形同谋逆。

    胆敢谋逆,必有根基。

    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被明成祖激励过的朱家王爷了。

    明代藩王封地多依托长江、淮河、大运河等水系,便于与南直隶往来。

    比如武昌府的楚王、湖北蕲州的荆王、开封府的周王、卫辉府的潞王。

    不过朱棣后来将藩王内迁至河南、湖广等地,也是为避免其过于靠近富庶的南直隶。

    真要接近的话,宁王算是近的了。

    当年宁王自南昌起兵,率舟师蔽江东下,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帅舟师下江,攻安庆,欲取南京。

    策略很正确。

    进图金陵,是藩王作乱必须的根基。

    唯有占了金陵,发展壮大,才有可能真正与北方的京师抗衡,夺取江山。

    当然别说那一步,宁王连金陵城的边都没摸到。

    他失败的原因有多方面,积蓄的实力并不强大、孤立无援,不得民心等等。

    最重要的,是军事方面的致命失误。

    先是沿江强攻安庆,后又回师救援南昌,顾头不顾尾,被人牵着鼻子走,这样还能成功就见鬼了。

    两步错棋,导致其声势浩大,却以最快速度被平定。

    四十三天就没了。

    “不过宁王从生出反意,到发檄各地,指斥朝廷,彻底造反,中间其实是有着十二年积累的。”

    根据史料记载,宁王先后贿赂太监刘瑾及佞臣钱宁、伶人臧贤等,恢复已裁撤的护卫,蓄养亡命,再幽禁地方文武官员,残杀无罪百姓,强夺官民田产,动以万计,并劫掠商贾,窝藏盗贼,密谋起兵。

    从正德二年起。

    到正德十四年造反。

    这期间,就是不断的搜刮钱财,蓄养私兵。

    这一切又未真正惊动中枢。

    有不少官员禀告过,但正德这个人有些地方挺荒唐,完全没有重视,也就是下道旨意,让宁王散去护卫,归还所夺之田,对于地方藩王来说,简直是不痛不痒。

    “宁王当年积蓄力量,正德不在乎,可现在嘉靖在位,如果地方藩王明显有不轨的举动,这位是绝对不会听之任之的。”

    “然而地方上依旧风平浪静。”

    “暗卫呢?”

    “暗卫死哪里去了?”

    如今早已不是开国时期,锦衣卫的耳目之效,出了京师就基本没用了。

    正因为此,朱厚熜才接纳了黎渊社,改造为暗卫,也是需要这个秘密结社的耳目,得知更多地方上的消息。

    可现在,如果真的有地方藩王,在图谋不轨,默默积蓄,暗卫依旧无动于衷……

    “果然!”

    “京师里面还好说,出了京师后,谁还理会他这位九五之尊的权谋手段?”

    海玥冷冷一笑。

    权谋手段,说得透彻些,就是将重要权力的人事安排,牢牢地捏在手里。

    说得难听些,就是很会整人,靠着人事的变动,来拿捏人心。

    但有些问题,不是靠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