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204章 一夜鱼龙舞(上) (第1/3页)
林黛玉走着走着,不觉已行至小秦淮河畔,但见河面上不少船只点缀穿梭,有朱漆雕栏的画舫,也有青布蓬顶的民舟,船灯映得水面金波粼粼,画舫上还有歌女弹唱,笙歌隐隐。
河岸边亦是热闹,三五成群的少男少女们正放着莲花灯,那灯儿顺着水流飘去,似银河倾泻人间。
更有许多妇人结伴“走桥”,她们笑语盈盈地踏过小秦淮河上的石拱桥。
在扬州,哪怕是官宦富户人家的妇女,在元宵之夜,也能解脱礼教的束缚,允许外出游玩。
扬州也有一种妇女们在元宵夜“走桥”的习俗。所谓“走桥”,即特意走过名字寓意吉祥的桥梁,寓意着祛病消灾、祈求平安。此习俗源于古老的“走百病”祛病祈福。
林黛玉被眼前的景象惊奇,与此同时,不知自己接下来该往何处走了。
无奈之下,她只得转身寻找姜念。谁知这一回头,却见那人又落在了三十步开外,且正站在一个灯笼摊前,悠闲地把玩着一盏走马灯,竟似全然忘了还有她这个人似的。
林黛玉心中一阵酸楚,暗想:“好个没心肝的,把我撂在这里……”却又不好发作,只得绞着帕子站在原地等候。
好容易等到姜念踱步过来,林黛玉还未开口,就听他略带讥诮道:“林妹妹又怎么了?莫非才走这点子路就走不动了?”
他眉梢微挑,那神情分明是在笑话她。
“谁走不动了!”林黛玉气得声音都颤了,“我只是……只是不知该往哪走罢了!”说罢自己先红了脸,暗恼这话说得孩子气。
姜念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却不答话,只转头看向文载璋。
其实他也不知接下来该怎么走,今晚的夜游路线是由文载璋安排的。
文载璋会意,忙上前笑道:“姜大人,过了前头这座桥,再行百步便是辕门桥。那是扬州最繁华的去处,今夜最是热闹不过的。”
姜念点点头,对林黛玉玩味道:“林妹妹不是最爱走在前头么?请吧,这便过桥去,你继续在前引路。”说着还做了个“请”的手势。
林黛玉见状,心中更恼。
她本想着借此机会与姜念并肩同行,谁知这人竟如此不解风情。
当下把心一横,她冷笑道:“走便走,难道我还怕了不成?”说罢提起裙裾,快步往桥上走去。
紫鹃、雪雁慌忙跟上,两个仆妇也急急追去。
姜念却不着急,负手望着林黛玉的背影。
但见那娇小身影走到桥中间,忽然停了下来。原来桥上挤满了走桥的妇人,你推我挤的好不热闹。林黛玉何曾见过这等阵仗,一时进退两难。因身子娇弱,忽又被人挤到了栏杆边上,低头一看,便是秦淮河水,唬了一跳。
亏得有紫鹃、雪雁及两个仆妇护着,林黛玉才好容易挤过桥去,否则或许就要掉进河里去了。
林黛玉的罗袜绣鞋已被踩得污了半边,回头望时,却见姜念方才上桥,正小心翼翼地护着小南过桥,那架势倒像是护着心上人似的。
林黛玉不由心头一酸,两只含露目泛起了泪光,灯火映照下莹莹闪烁。
紫鹃忙劝道:“姑娘,这街上人多眼杂,不如等姜大人过来一道走罢,也好护着你的……”
话未说完,林黛玉已蹙起两弯罥烟眉:“谁要他护着!他爱护着谁便护着谁去!”说罢提起裙裾又怄气往前快步走去。
正行走间,忽见前方闪出个十多岁的锦衣哥儿,身后跟着四五个虎背熊腰的家丁。
这名叫俞彬的锦衣哥儿,拦在了林黛玉身前,笑道:“小姑娘这眉眼身段好生标致,何不摘下面纱让本大爷瞧瞧?”说着竟伸手去扯林黛玉的面纱。
林黛玉惊得后退,俞彬却得寸进尺,一把攥住她的手臂。
“放手!”紫鹃急得大喊。
雪雁则吓呆了。
两个仆妇刚要上前,被俞彬的家丁推搡开去。
林黛玉何曾受过这般轻薄,又惊又气,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紫鹃回头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