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林黛玉是什么花 (第3/3页)
心中暗忖:“这人倒是来得快!两淮盐运使、扬州知府都尚未露面,他倒先来了。”
他料定,沈传恩此来,或为巴结,或为探虚实。扬州盐商与官府勾结已久,盘根错节,此番整顿盐政,这沈传恩便是首当其冲。
略一沉吟,姜念道:“告诉他,本官今日初到扬州,舟车劳顿,待安顿后再见。”又特意叮嘱,“态度须得好些。”
齐剑羽领命而去,穿过几重院落,来至外宅。
沈传恩四十多岁的年纪,面容儒雅,虽是大盐商,此时却特意整整齐齐穿着五品官服。
他正负手欣赏壁上字画,听得脚步声,立即转身,见是齐剑羽,脸上堆出笑容:“齐侍卫!”
齐剑羽心里对此人不喜。原因在于,前番他曾来扬州捉拿罗教财神尊者沈传魁,并未拿到,当时他见了沈传魁的堂兄沈传恩,沈传恩对他表面恭顺,实则处处设防……
齐剑羽倒也没有因此违背姜念的命令,强压心中不悦,挤出一丝笑意:“沈老爷久候了。我家大人说了,因今日初到扬州,舟车劳顿,待安顿后再见客。”
沈传恩脸上笑容不减,反倒更殷勤:“是我唐突了。”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有劳齐侍卫,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齐剑羽心知必是贵重物件,却摆手道:“沈老爷客气了,这个断不敢受。”
二人虚与委蛇间,沈传恩忽压低声音道:“前番齐侍卫来扬公干,沈某招待不周,一直心怀愧疚。此番幸得齐侍卫再来,不知齐侍卫何时得闲儿,我意欲请您吃个东道。”
齐剑羽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沈老爷美意心领了,只是公务在身,实在不便。”
沈传恩又说了几句奉承话,齐剑羽只是敷衍。
待送走沈传恩,齐剑羽站在阶前,望着那渐行渐远的身影,暗道:“好个笑面虎!前番我奈何你不得,如今姜大人亲临,看你还能猖狂几时!”
思及此,心头郁气稍解。
……
……
盐院后院,距离桃花泉轩不到百步,有一座芙蓉馆。
之所以叫芙蓉馆,盖因此馆临着一个小荷塘,荷塘里有不少荷花,而荷花又称作水芙蓉!
此馆乃三楹精舍,碧纱窗棂,青瓦覆顶,檐下悬着一块楠木匾额,上书“芙蓉馆”三个清秀楷字,是当年贾敏亲笔所题。
馆前一道曲折游廊,直通小荷塘正中的水榭。
此时虽非荷花的花期,塘中枯茎擎着残叶,在风中轻轻摇曳,倒也别有一番萧疏之美。
林黛玉小时候就住在芙蓉馆,如今回来,也住在这芙蓉馆。
如果用一种花形容诸位金钗,元春可用牡丹,薛宝钗可用梨花,秦可卿可用海棠,邢岫烟可用兰花……
而林黛玉便可用水芙蓉!
曹公以“绛珠仙草”为林黛玉前世,该仙草生于“西方灵河岸上”,与水芙蓉的意象浑然相通。
原著里,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众金钗抽花签占运势,林黛玉抽到的是芙蓉签,题着签文“风露清愁”,配着一句旧诗“莫怨东风当自嗟”。
“风露清愁”精准概括了林黛玉的气质,“莫怨东风当自嗟”则暗喻她孤高自许、命运孤寂的悲剧性。
水芙蓉娇柔易凋,花瓣零落时凄美,呼应林黛玉。
另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水芙蓉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契合林黛玉的孤高自傲、不流于世俗。比如,她蔑视权贵,连北静郡王的鹡鸰香串,都被她弃为“臭男人之物”。
细雨初歇。
此时,林黛玉携着丫鬟紫鹃,正立在芙蓉馆前的青石板上,望着眼前的一塘枯荷默然出神,暗自感伤:“可惜不是夏季,这塘里的水芙蓉都凋谢着。”
紫鹃见林黛玉神色黯然,知她又动了愁思,早已习以为常,故意转移她的注意力:“姑娘瞧,那边的梅花开得多好!”
林黛玉抬眼望去,但见桃花泉轩外一株老梅虬枝盘曲,满树繁花,经了细雨滋润,更显精神。她却又不禁感伤起来,暗道:“可惜,桃花泉轩住进了那……那人,倒是不便过去赏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