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5章 姜大人与林妹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95章 姜大人与林妹妹 (第2/3页)

羽,又对蒙雄笑道:“前番齐兄弟由莱州带回京的那位余姑娘,可是早已有了身孕,你须努力才成啊。”

    前番齐剑羽随姜念去山东莱州办差,将余兰萱一家带回京,不久后便纳了余兰萱为妾,且很快有了身孕,而余兰萱的父亲余钟功则成了齐家幕僚。

    蒙雄憨笑道:“缘分这事,真真奇妙!若非大人提携,我也不会有这般奇缘。”

    众人又各饮了两杯酒,说笑了一阵,姜念便举杯作结:“明日启程,今日倒是不便多饮。愿诸君同心协力,再建功业。待来日归京,我再摆宴席与诸君一醉方休!”

    众人轰然应诺。

    ……

    ……

    酉牌时分,蒙雄别过姜念众人,踏着早早降临的夜色回到自家宅院。

    这宅院虽不大,却是精巧。临街开了医馆,黑漆匾额上“芝益堂”三个字在灯笼映照下熠熠生辉;后院是住家,窗棂上还留着今年蒙雄与李妍梅成亲时的“囍”字窗花;院角一株老梅正吐幽香,枝丫上残雪未消,映着窗内灯火,恍若碎玉堆枝。

    蒙雄才推开槅扇门,便见妻子李妍梅迎上来。她今日穿着天青色夹袄,发间只簪一支玉簪,见蒙雄面带酒气,忙扶他坐下,又端来醒酒汤:“怎的吃这许多酒?明日还要赶路呢。”

    蒙雄接过醒酒汤,笑道:“大爷没让吃许多,只吃了几杯罢了。”

    话音未落,便见李芝益、孙氏两口子走了进来。

    孙氏手里捧着个包袱:“这是新做的棉鞋棉袜,路上脚要暖和。”

    蒙雄接过包袱,打开看了看,但见针脚细得几乎看不见。

    孙氏挨着炕沿坐下,絮絮叨叨:“此番跟着念大爷办差,定要争个功劳回来。你如今虽是龙禁尉,可终究只是个六品的虚衔……”

    李芝益咳嗽一声打断:“糊涂!说这些作甚?要紧的是尽心侍奉姜大人,报效知遇之恩。”

    蒙雄听着这七嘴八舌的叮嘱,非但不嫌聒噪,反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想着自己追随大爷前,不过是个寒酸的光棍奴才,追随了大爷尚且不到二年,如今不但有了官身,更得了这般温暖家庭。

    念及此,忽觉醒酒汤的热气熏得自己眼眶发酸,忙低头佯装咳嗽,心中暗自立志:“大爷确是再生父母,我确该尽心侍奉,不可做那忘恩负义之徒!尽心侍奉了,也方能早日如贺兄那般由龙禁尉转为实授侍卫,如此才真真是荣耀显达呢!”

    待李芝益、孙氏退出后,李妍梅忽从枕下取出个护身符,红着脸道:“这是今儿去寺庙求的,此番南下可要一直戴着才好。”

    蒙雄感动地“嗯”了一声。

    ……

    ……

    酉牌时分。

    姜家东厢房内灯火幽微,灯罩上蒙着层淡青纱,将光亮滤得朦胧如月。

    姜念故意如此。

    此时,他正坐在房内,身边伴着元春、薛宝钗、邢岫烟等人。

    但见景晴怀抱着一把琵琶坐在靠背椅上,穿着素色对襟袄儿,下系月白绫裙,鬓边只簪一支玉簪,浑身上下不显艳色。

    她轻拨弦索,启朱唇,转莺喉,将那《声声慢》娓娓唱来: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月落乌啼月牙落孤井。零零碎碎,点点滴滴,梦里有花梦里青草地……”

    吴侬软语混着琵琶淙淙,恍若江南烟雨扑面。唱至最后一句时,指尖在弦上轻轻一划,似有泪珠坠入古井,余韵袅袅。

    众人都已不是第一次听景晴弹唱这首《声声慢》了,就连才来姜家不久的邢岫烟都见识过一回。

    饶是如此,曲终后众人还是真心实意纷纷叫好。

    元春叹道:“每次听来,都有新意境!”

    众人散去,姜念却留在了东厢。前两夜他分别与元春、薛宝钗宿在一起,今夜特意来陪景晴。

    犹记八月十五中秋节纳景晴那晚,他也是这般听罢《声声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