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1章 丹巴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61章 丹巴德 (第2/3页)

长什么样。

    这彻底打消了罗恩在比哈尔拓宽苏尔电器销售渠道的念头,太穷了,没搞头。

    甚至你白送给这些人电视机,他们也看不了,没电。

    许多比哈尔人的娱乐生活全依赖亚达夫,他的公共演讲吸引了成百上千的人们。

    是的,每一次集会,都被比哈尔人当作娱乐活动。

    他们没其他事可干,亚达夫能言善辩,演讲充满趣味,大家都把这当作笑话看。

    翻完了这些档案,罗恩只能叹气。

    都说北方邦是地上神国、人杰地灵,但比哈尔更是重量级,这里的人仿佛不是生活在文明社会。

    北方邦最多搞搞抽象,人却也活的像个人。

    比哈尔呢?让你感到窒息,文明隔阂的窒息。

    偏偏这里的人毫无所觉、习以为常,因为他们没见过光,也无法想象大城市的生活该是什么样的。

    在巴特那又呆了两天,罗恩和萨蒂亚在亚达夫某个儿子的陪同下,又前往丹巴德。

    说这里是工业之城,着实是夸张了。只不过因为几大工厂的存在,才看起来像那么回事。

    工厂之外依旧一片赤贫,沿途的土路上,随处可见北印度特色的茶铺。

    里面的人形蜘蛛们蹲在地上,缓慢又麻木的擦拭着地板。他们只有三十几岁,但看起来却有五十多。

    罗恩终于能理解比哈尔人的寿命为什么那么短了,他们都被榨干了。血肉不剩,只有颤颤巍巍的骨架。

    丹巴德城里倒是像那么回事,有大楼、有玻璃幕墙,还有街道。

    只不过和印度大多数城市一样,这里也喧嚣吵闹、污染严重、拥挤不堪,缺乏真正的城市应该拥有的历史厚重感、整齐规划、高贵庄严。

    半吊子的城市,住着半吊子的人。

    这里的有钱人大多数是煤老板,他们喜欢把金子镶在嘴里。

    每当大笑时,嘴里的金子就和外面的玻璃一样,在太阳下闪闪发光。

    这些玻璃和金子都来自煤矿矿井。

    亚达夫的儿子说,在城郊有一个大煤矿,是印度黑暗之地上最大的煤矿,甚至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矿。

    是的,丹巴德也有一个别称,叫黑暗之地。

    这里遍地是黑黢黢的煤田,你走在路上随脚踢两下,就会有一大块煤被撅出来。

    煤矿在地下连绵约十六公里,有些地方还燃烧着地下火,将浓烟送到空中,其中一些地下火已经持续烧了一百多年了!

    可以说丹巴德就是建立在煤矿之上的城市,这里的矿工是城市的主要职业者,剩下的大多数人都为他们服务。

    城里没什么好逛的,看起来就像东大十八线的县城。

    因为煤炭粉尘随风飘散,城市的建筑都蒙了一层黑灰,看起来雾蒙蒙的,显得陈旧不堪。

    天空和地面都是暗灰色的,空气刺鼻还带有几分类似战场硝烟般的窒息感,让人忍不住想打喷嚏。

    不过罗恩依旧在这里待了两天,他在等人,等北方邦那里的探测团队过来。

    虽然亚达夫的儿子信誓旦旦的保证,他手里掌握着所有煤田的数据,但罗恩信不过比哈尔人。

    他们太狡诈了,尤其是拿自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