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0章 等级之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0章 等级之城 (第2/3页)

两条生产线的价值,就不止这些。

    苏尔电器当初筹备工厂时,一条生产线的造价加设备,投入就高达400万卢比。

    巴尼亚的工厂虽然设备有折旧,甚至还有些损坏,但打骨折之后就划算多了。

    更别说工厂原有的渠道资源,这些都是无形的宝贵资产。

    苏尔电器只需要花点时间,把它整合进体系内,那么很快自身的实力就会再上一个台阶。

    罗恩准备让这座分工厂继续深耕电风扇的生产,它有这样的底子,复产更快。

    只要时机恰当,苏尔电器厂的电风扇生产线,也可以移过来。

    这样从塑料制的桌扇、壁扇、台扇,再到铁制的吊扇、落地扇,就能打通全品类的电风扇产品。

    嗯,术业有专攻,挺好。

    金布尔区的分工厂以后就负责电风扇市场,西边的苏尔电器暂时还是专注水空调。

    啧,说到这里,罗恩的野心再次被激发出来。

    电风扇、水空调这些电器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他还想进军电视机市场。

    93年啊,印度的经济政策刚放开两年,各行各业就有蓬勃发展的趋势。

    随着自由化市场的成熟,后面必然会让经济进入繁荣期,这就意味着中产会越来越多。

    印度人和天朝人不同,他们消费观更贴近西方,也就是享乐主义。

    尤其是孟买,这里的人对基本需求和奢侈品的概念完全是颠倒的。

    乔格什瓦里的贫民窟几乎家家户户都拉了电,简陋的窝棚上丛生着蜘蛛网般的电线。

    中产阶级则户户有摩托车甚至汽车,孟买人吃得好,即便是贫民窟的人也不会在吃上面委屈自己。

    这和贫富无关,真正的奢侈品是自来水、干净的卫生间、顺畅的交通以及适合人居住的房屋。

    罗恩已经几乎可以想象,当人们手里有了钱之后,必然会寻求精神上的娱乐。

    那时候电视机就会是不二选择,谁不想在当了一天的牛马后,舒舒服服回到家里看上一会儿板球赛呢。

    可惜印度在技术方面全方位的落后,到现在都没有一家本土电视机品牌商。

    孟买、新德里这些大城市家庭的电视机,全是进口货,价格昂贵,中产家庭也要望而却步。

    罗恩想搞电视机品牌,当然没异想天开到自己研发。

    自己几斤几两他太清楚了,他也没想凭一己之力推动印度的技术革新。

    闲的慌?

    三哥的技术水平落后,关他鸟事。

    罗恩想搞的无非还是贴牌组装那一套,最快的捷径就是买技术!

    直接买一条电视机生产线,核心原材料还是进口,其他尽可能用国产代替。

    慢慢来,产品糙点没关系,反正印度人也不讲究。

    这一片蓝海市场总不能拱手让给外资品牌吧,与其让外人赚钱,还不如自己来。

    他已经在打听这方面的资讯,就是电视机生产线的价格高的吓人。

    愿意出口成套生产线的厂商,不是来自棒子,就是来自小日子。

    偏偏他们狮子大开口,上来报价就是200万美元,还是黑白电视机。

    罗恩不用猜也知道,这只是明面上的价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