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9章 王在,我不敢有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09章 王在,我不敢有异 (第2/3页)

位年老的帝王。

    萧衍天资聪慧,聪明绝顶,精通佛法,亦通儒、道。他继位之初,大兴儒学,勤于政事,广纳谏言,修订刑律,可谓明君。

    便是在北朝,萧衍也很有影响力。

    他的诗、他的字、他的文学手稿,都被北朝士人视为珍宝。

    当然,贺拔胜这样的北人对儒学并不感兴趣,可对佛学却不一样。

    而佛学,正是萧衍这些年钻研的。

    萧衍在佛学上造诣更在儒学之上,影响力之大,甚至吐谷浑、高句丽的王族也为得南梁皇帝注释的经书而欣喜。

    萧衍看着贺拔胜,目光透露着一股欣赏与惋惜。

    “身上杀孽竟如此之重,真乃杀器也!”

    贺拔胜听了,立刻俯身告罪。虽然他也不知道要告罪什么,可就是有些心虚,不敢面对萧衍。

    “陛下,臣有罪!”

    萧衍对此,并不在意,只是问道:

    “不知关中的秦王较尔如何?”

    萧衍之所以接纳贺拔胜,除了将之作为宣传的典型外,还因为他的身份。这些年来,无论是尔朱荣还是李爽,贺拔胜都与他们关系密切。

    关中那位秦王如何,乃是如今萧衍最想要知道的。

    贺拔胜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想了想,只是道:

    “秦王在,臣固与其有杀兄之仇,不敢反身为敌也!”

    贺拔胜的话让萧衍有些唏嘘。如贺拔胜这样一架大杀器,面对那位秦王却是动也不敢动,可知对方是何等人物。

    萧衍看着贺拔胜,道:

    “起身答话吧!”

    “多谢陛下!”

    贺拔胜站了起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听萧衍继续问道:

    “你对如今巴蜀的战事如何看?”

    巴蜀的战事?

    贺拔胜有些奇怪,萧衍居然问的是巴蜀,而不是豫州的战事。

    见贺拔胜如此,萧衍道:

    “但说无妨,你今日说了什么,朕非但不以为罪,还会赏赐。”

    “臣以为巴蜀之事,先易后难。王思政此人,臣素知之,乃是秦王麾下精通筑城守城的大将。其心如铁,不可动摇,将会守至最后一刻。臣担心战事若是拖长,或有变故。”

    贺拔胜在萧衍面前,不知为何,就是不敢说谎,将心中最为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

    巴蜀民生凋敝,由来已久,许多县城都空了,江州又卡着水道,梁军只能打下来,而不能绕过去,因为沿途的郡县也很难找到补给。没有贺拔允的配合,梁军便是包围江州,然后再派大军去奇袭成都,成功的可能也极低。

    如此一来,时间拖着久了,梁军的士气可想而知。

    事实上,梁军自秋入巴蜀,到了今日,也围了江州北城两个多月了。如果能打下来,早就打下来了。拖下去,效果也不大。除非,能够出现奇迹。

    萧衍听了,也没有怪罪。

    “卿之意,朕已知之。来人,赐宴!”

    一场宴会,贺拔胜吃得有些胆战心惊,小心翼翼,回到家中,见到了与他同来的念贤。

    对方问道:

    “梁帝如何?”

    贺拔胜回忆着刚才那一幕,感到的是压抑、拘束,有些感叹。

    “我自武川一路征伐,所杀豪杰何止百千,今见梁帝,却不敢有一丝逾越,这就是帝王吧!”

    ……

    江州北城。

    这两个月来,梁军不断的在城外堆土山,挖地道,想要攻破城池的防御,却都被城中的老将王罴防住了。

    梁军在慢慢磨的过程之中,士气也在不断下降。

    江州城特殊,有双城。对于梁军而言,一座北城尚且难以攻破,那位于渝中半岛之上防御更强的南城,要打到几时?

    梁军军中的将领都知道了,想要在冬日进入成都已然不可能,能够在冬日里攻下江州的北城,便是大的战果了。

    可萧绎还是在强撑着。

    这场战事,不只是军事上的较量这么简单,更关乎朝堂之争。

    萧绎不但关注着江州的战事,还关注江淮那边的战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