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中国新人颠覆认知 (第2/3页)
利落,甚至可以用丝滑两字来形容。
维修效应带来的车速加成,注定此刻库比卡的速度要比陈向北更快,车头一点点的越过了尾翼,再到后轮,紧接着就来到了侧箱位置。
陈向北已经不需要通过后视镜,就能看到雷诺赛车的车头!
面对这种标准抽头超车进攻动作,陈向北没有像个菜鸟一样想着轰油门提速,然后再往右变道阻挡库比卡的赛车。
尾流效应注定这种“死板”的应对方式挡不住。
陈向北当机立断反打方向盘,直接不再关注右侧的超车路线,而是死守自己下一个弯道的入弯线。
T11弯是个低速急弯,车速必须降低到100km/h以下,才能顺利过弯不至于冲出赛道。
库比卡这个超车速度,不可能在入弯前完成超越并变道挡车,必然要在刹车点重刹减速,最多就是领先一个车头。
只要守住最佳走线入弯,陈向北就能利用更快的速度速度,轻松给反超回来!
事实证明,陈向北小看了库比卡。
这位有着争冠实力的波兰车手,从几岁就参与卡丁车赛事,跟汉密尔顿、罗斯伯格两位世界冠军不断交手,直至踏入F1围场,他的攻防战经验太丰富了。
库比卡压根就没想着在入弯前短直道变道阻挡,而是在领先陈向北一个车头之后,就再次往左变道两人车轮互相交叉,形成完美的“轮对轮”攻势,他同样要抢线过弯!
F1里面有条规则,那便是后车只要前鼻翼越过前车的后轮,那么入弯时候前车就必须要给后车留出足够的过弯空间,否则就会遭受到FIA的处罚。
这就是为什么,观看F1比赛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处于领先地位的前车,反倒在攻防战中显得弱势主动退让。
同时这条规则,也是包括早期维斯塔潘在内,很多车手“鱼雷”开法的底气来源。
他们就吃准了前车要留出空间,选择强势晚刹车横插进入,对方要是不让车就得发生事故,还得吃国际汽联的赛后处罚。
规则本意其实是保护车手安全,不希望出现过度竞争发生的事故,结果却被利用造就相反的效果。
当然,也有些车手硬气不让,比如说巅峰期的汉密尔顿。
不就是鱼雷轮对轮,谁怕谁?
通过多次强势对撞,再加上梅奔车队的“振金”悬架,汉密尔顿为自己赢得了“黄金左前”的称号。
这也是“炮塔”时期的维斯塔潘,唯一鱼雷有点虚的对手。
HRT车队没有梅奔车队的实力,陈向北就自然做不到汉密尔顿的硬气,库比卡抢到了最佳入弯线。
“向北君被超车了!”
车队维修站内,见到这一幕水谷翔等人,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
以往都是看到陈向北超别人,今天看到他被人强势超车,着实有些不习惯。
“很正常,这就是F1。”
旁边泽野弘树双手抱在胸前,他相对而言就淡定许多。
赛道上面超与被超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强如塞纳舒马赫都免不了被人给超越,更何况是陈向北?
库比卡又不是什么菜鸟,他同样是波兰第一位F1车手,被誉为历史级天才少年,又在F1围场内跑了几年拥有争冠车手的硬实力。
跑得过陈向北这个新人不稀奇,跑不过才奇怪。
哪怕泽野弘树无比希望陈向北能赢,他依然得尊重赛道上的客观事实。
“OH,中国车手北真是时时刻刻都能给我们带来惊喜,他的强势应战库比卡,硬生生把一场排位赛演变成了攻防战,两位车手都放弃了飞驰计时。”
“现在库比卡展现出他身为‘学长’的实力,不知道一年级新生北,还有没有机会反超回来。”
“亦或者他干脆选择放弃,趁着第三节排位赛还有时间,认输去做飞驰圈的成绩?”
雷德语气啧啧称奇,确实这种直接在排位赛开干的情况,放在如今的F1围场已经比较少见。
如果遮盖住大屏幕上日期时间,他还以为这是九十年代充满血性跟火药味的赛道。
在他看来,库比卡完成超车,就意味着双方胜负已分,陈向北几乎没有可能再反超回去。
既然跑不过,就果断点止损做飞驰圈,毕竟正赛才是真正决定成绩的竞技场。
“北如果想要成为塞纳那样充斥血性的车手,他就一定不会认输。”
“跑不过归跑不过,认输意味着怕了。”
“怕,才会输一辈子!”
赛道上的血性攻防场面,让普罗斯特脑海中想起很多回忆。
1989年的日本铃鹿赛道,那时候普罗斯特跟塞纳还是同为迈凯轮的队友,并且两人还是唯二的争冠车手。
收官战前夕普罗斯特积分高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