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国破家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二章:国破家亡 (第2/3页)

。日军通过空中侦察精准轰炸交通节点,加剧混乱。

    撤退通道堵塞严重,仅有的苏沪公路和铁路遭到日本飞机持续轰炸,几十万撤退军民拥挤在狭窄道路上,步行速度每日10公里。

    广西第20军从贵州省步行37天于11月6日才抵达到上海前线,此时淞沪会战接近尾声,又紧急撤退,在拥挤的道路中,人生地不熟的第20军完全丧失编队组织指挥。

    中国大军从淞沪战场往苏州无锡方向撤退,原计划依托吴福线和锡澄线工事进行阻击,但混凝土掩体因水泥钢筋质量低劣,日军305毫米榴弹炮一轰一炸,就崩溃成渣,根本没有防御功能,换防部队被迫放弃吴福线和锡澄线。

    一个几十万大军参加的大规模往西撤退行动,南京统帅部事先竟然没有提前规划路线,11月5日前,淞沪地区作战的各地方军队都没有备案计划过任何紧急转移的部署,导致在11月5日后,幸存的几十万中国军队都猝不及防,慌了阵脚,也没沿路设防,只知道逃跑。

    一系列因素叠加,导致淞沪中国军队大规模撤退变成大溃败,毫无章法秩序,慌乱逃命中,中国军队士气尽失,日军趁机持续尾随歼国军有生力量。这场大溃退的损失比此前在淞沪战区硬碰硬的损失还大。

    淞沪会战结束后,苏州沦陷前,中国军队伤亡30万人,日军伤亡4万人。

    11月9日,华中日军占领淞江。11月12日,日军占领整个上海。

    至此,耗时三个月双方总投入100万兵力的淞沪会战结束。

    这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战胜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强有力证明中国依然是一个弱国,依然是落后就要挨打的世界典范。

    鉴于中国南京政府总是防内大于防外,总是围剿工农红军,总是勒索四大家族以外的中国民族企业,1935年初,刘邦就把浦东‘汉朝公司’总部迁徙到香港。

    从上海浦东及时逃回武汉汉口的刘悟透听到上海失守的消息后,他没有叱骂日军的侵略,而是臭骂南京国民政府,大骂四大家族:“南京政府里都是一群沾亲带故中饱私囊的小人,不败才怪!南京也保不住了!10年前老子在浦东开办飞机制造厂如果得到批准,现在不也制造生产出几百架轰炸机,上海岂会失守?”

    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从经济角度分析,铁匠也悟透出上海沦陷的根源:现代战争比拼的是综合国力,日本始终不敢招惹美国和苏联,他们也怕武器更先进石油更多的工业强国;中国需要是像日本三菱/德国克虏伯/美国洛克马汀的工业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而不是垄断进口柴油代理法国香水的买办商行。

    国破家亡,呕心沥血贷款投资的浦东三林堂面粉厂和玻璃厂被炸成废墟,国破家亡,刘悟透恨铁不成钢,他要是这个国家的话事人该多好!以自己的理念和手段弥合中国各方分歧,健康中国的经济结构,精兵简政,民主清廉,重振中华,绝对不亚于日本的明治维新。

    日本华中方面军势不可挡,上海沦陷,近在咫尺的南京也大势已去,沦陷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问题。

    日军也将控制长江中下游,武汉也危险,身在武汉的刘悟透意识到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就准备把汉口的几家淬火工厂搬迁回牛角镇。

    1937年年底,湖北企业家刘悟透就快速启动,把汉口的几家工厂暂时搬回自己的发迹之地巴东县牛角镇,牛角镇置身崇山峻岭中,只有哭河一条水运通道,陆路交通闭塞,日军的坦克飞机军舰都难以到达,很适合隐蔽发展。

    淞沪会战大溃退后,23万日军倾巢出动,马不停息猛扑向近在咫尺的南京。日本华中方面军剑指中国首都南京。

    1937年11月19日,苏州沦陷,日军华中方面军开始扫清南京外围城市。

    1937年12月1日,日本统帅部下达华中日军海陆空协同配合分三路合围中国首都南京,以震慑打击全中国的抗日士气。当天,日军攻占江阴要塞,南京保卫战开始。

    日本华中方面军乘中国军队溃退之机,海陆空分三路向南京进逼。

    其中,一路以第11、第13、第16师团,沿京沪铁路两侧,进攻无锡、常州、丹阳、镇江、句容;一路以第3师团先遣队、第9师团,进攻苏州、无锡、金坛,向南京挺进;一路以第10军所部,占领嘉兴、吴兴,经宜兴、溧阳、溧水,直扑南京,并以第18师团占广德、宁国(宣城),攻芜湖,以国崎支队进攻江北浦口,切断南京方面中国守军的退路。

    在南京统帅部最后一次会议上,蒋委员长表示应防守南京。当问到由谁负责时,唐生智自告奋勇,并向委员长保证做到“临危不乱,临难不苟”,没有蒋的命令决不撤退。

    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军事委员会迁往武汉。 11月22日,在南京的二十多位西方侨民成立了国际安全区,他们提出在南京城的西北部设立一个给平民躲避炮火的安全区。

    11月24日,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到任后,尽量要求增加兵力。蒋把可以调得动的兵力即调来防守南京。其中多是从淞沪撤下来的部队,共有10多万人, 包括叶肇第66军、王敬久第71军、孙元良第72军、俞济时第74军、宋希濂第78军、邓龙光第83军、徐源泉第2军团,以及教导总队、宪兵团等。

    此外,顾祝同第三战区部队也在皖南地区予以策应配合。唐生智为表示“与南京共存亡”的决心,将下关至浦口间的渡轮和各种船只全部撤离,禁止任何部队由下关渡江北撤。

    12月2日,中国国民党海军主力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在江阴水战中被全数击沉,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唯一一道拱卫京畿的水上屏障失守。

    12月8日。蒋介石夫妇和军事顾问乘坐飞机离开南京去重庆,首都党政机关人员已经撤退到长沙武汉重庆三地,留下9万军人驻守,70万本地居民也愿意留下坚守金陵城。

    很明显,南京城9万守军难以抵抗海陆空武器精良的23万日本华中方面军,蒋实质上已经放弃首都南京。

    12月13日,日军渡过秦淮河,从中华门攻入南京城,南京沦陷。

    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在城区进行长达六周的有组织预谋的大屠杀,兽性爆发,烧杀淫劫,无恶不作,骇人听闻,手段前所未有残忍,军官进行百人斩杀人比赛,大量战俘和平民惨遭杀害,遇难总人数超过30万。

    南京日军从下关派出运煤车,到南京的大街小巷和附近村庄抓回许多妇女,然后将每个妇女分配给10名日本士兵,任凭士兵奸淫凌辱,稍有不服者,当场捅死,日本官兵在南京城内肆意蹂躏女性,一些被摧残后的女性被残忍破坏人体器官,弃尸街头。

    南京日军系统性屠杀更加惨绝人寰,在草鞋峡,5.7万国军战俘与平民被集中于几处万人坑前,然后,被日军机枪扫射,再推入万人坑用汽油焚烧。在鱼雷营,9000余中国军民惨遭日军士兵刺刀挑杀。在中山码头,上万未乘船逃出的难民被日军赶到长江边,进行无差别射杀,尸体堵塞长江航道。

    国军军官廖耀湘抓住一块木板,死里逃生渡过长江,才捡回一条命。

    南京沦陷后,国际安全区委员会和各国驻华大使不断致信在南京的日本外交官,抗议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抗议信中列举了大量日军零散屠杀的暴行。日军在安全区内日复一日的零散屠杀,在占领南京后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除了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之外,许多平民百姓也在长达数周的零散屠杀中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

    最终保守统计:日军在南京6周之内,屠杀中国军民30万有余。

    落后就要挨打!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军只承认这一条从古至今的铁血法则,昏睡的东方雄狮至今尚未打醒。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很快被曝光,震惊全世界,各国各地报纸争相报道。美国加州的刘秀,香港的刘邦,汉口的刘悟透,陕北的八路军,牛角镇的乡亲们,全球每个角落的华人华侨,都看报纸得知,瞠目结舌发现地大物博的中国百年至今仍然一个体质孱弱的东亚病夫,没有坦克飞机航母战列舰甚至炼油厂的落后中国根本不是工业强国日本的对手。

    在美国加州文森特钢铁厂办公室里的刘秀,手拿报纸,沉默走到窗口,远望太平洋对岸的东方,感触万千,国破家亡时,他想回家乡抗日。

    东方大国的首都被岛国蛮族大屠杀死亡30万军民,中华民族灭亡在即,这是五千年中华历史从未有过的悲剧,汉唐先祖们竟没想到后代子孙竟如此打败战,百年中国防内大于防外的耻辱达到极点。

    谴责再谴责!呼吁再呼吁!和平再和平!

    南京大屠杀后,中国国民党外交官们全世界恳请乞求国际社会同情中国人民的悲惨遭遇,快捐钱或出兵支援我们!

    岂不知弱国无外交!没有自尊心的寄生民族会被全世界抛弃。

    同情中国人民!亚洲领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竟然鞠躬卑微乞求!

    1909年日俄战争中惨败的俄罗斯人笑掉大牙,身负重伤的俄罗斯哥萨克骑兵们蔑视这群中国外交官:“俄罗斯惨败,身负重伤至死,也没有半句喊痛求救过任何国家帮助!一个泱泱大国被小国揍得鼻青脸肿,还有脸乞求观众同情?尊严何在?”

    战无不胜的侵华日军也在嘲笑此时满世界到处寻求支援的中国外交官,自信暴涨的他们询问东亚病夫的国民党外交官:“你们在求谁?谁敢帮你们,我们今后连美国和苏联都敢打!赶快投降认输,成为日本的奴隶!”

    狂妄自大的日军正在筹划挑衅巨无霸苏联和美国,根本就没把东亚病夫中国当对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一切国际法规和人道主义在军事实力面前,都是擦屁股手纸。

    书呆子误国,寻求和平的国民党外交官还寄托于圣母心泛滥的国际社会同情,一点同归于尽视死如归的脊梁血性都没有。

    华北日军也屡战屡胜,山东济南沦陷,渡过黄河,向徐州淮河方向推进。占领南京的华中日军沿长江向西向北推进,企图二军在徐州附近津浦铁路线会师,三个月灭华,一统中国。

    在中国境内战无不胜的日军连苏联和美国都敢挑衅,国民党内的汪精卫开始害怕动摇,与蒋介石争夺国民党最高权力处于下风的他,想借助风头正劲的日军消灭蒋介石势力。

    南京沦陷后,迁至重庆的汪精卫开始盘算投日。

    当年在宁波港跳海逃学的刘裕,怀揣二千美元,隐姓埋名文衣谷,乘火车来到广州,以文衣谷的个人姓名谎报自己十六岁,成功通过笔试,报考上黄埔陆军军校第五期。

    出身巴东首富家的刘裕,从小营养丰富,十二岁的他体格健壮,身高也已经超过173厘米,双目坚毅,炯炯有神,腰板笔挺,力大如牛,动作敏捷,头脑清晰,体力充沛,体育考官一眼就认准文衣谷是当兵打仗的好材料。

    黄埔陆军军校包吃包住,也不交学费,文衣谷就把二千美元存在广州银行里,然后专心学习军事。

    黄埔陆军军校的课程以军事训练为核心,兼顾政治教育和文化自然科学。

    当兵者,训练有素,实践操作必须门门出类拔萃。

    1.制式训练:从单人战斗动作到班排连营的协同训练,排队、敬礼、报号、立正、撒齐、向左转、跑步、跳远、劈叉、蹲马步、俯卧撑、爬铁网、双杠单杠、摔跤、游泳、武术、徒手格斗、耐力长跑、负重十公里越野跑。

    2.实弹射击与劈刺:在模拟战场环境中,完成步枪射击、手枪射击、抛掷手榴弹、迫击炮发射、步枪劈刺、卧倒隐蔽、跨沟翻墙、匍匐爬过铁丝网、翻越障碍物、纤绳爬墙、马术、划船。

    3.野外演习:班排连营团队战术实行,指定位置埋伏、通讯联系、排雷、野外饮食、受伤处置、遇袭三一交替掩护、架桥挖壕沟、堡垒工事、炮火支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