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5章:吕夸夸:沈子珩一人,抵半朝文武,令内阁愧羞 (第3/3页)
私事,就是请工部尚书郭朝宾、工部左侍郎李幼孜与沈念吃了一顿饭。
此次筹备甚是周全。
特别是“匠人为主,监生为辅”的想法,足以使得无数匠户抬起头,看到人生的盼头,看到生活的希望。
这些都是潘季驯一个人做不到的。
……
五月十八日。
安澜大会第二阶段“论治河之策”开始。
一众擅于治河的官员胥吏、河工、漕工,齐聚工部衙门,他们将在此展开长达五日的长会,讨论此次治河的具体措施。
往昔。
在京师举办这样的会议都会有内阁阁臣与宦官参与,需一日一报,使得皇帝知晓。
但这次,小万历彻底放权。
治河事宜,皆由潘季驯做主,六部主事参会,听候潘季驯差遣。
工部只需维护好棋盘街上的展会以及使得参会之人食住有序即可。
小万历如此做,自然是吸取了前几次治河的经验。
当下治河需要潘季驯的“一言堂”决策。
若小万历不给予他足够的信任与权力,待治河开始,恐怕将会有如雪花般的弹劾奏疏呈递到小万历的御案前。
诸如:潘季驯治河使得一队漕船未能如期进京,潘季驯修筑堤坝扰民,潘季驯任人唯亲,违规提拔地方官员等。
这些理由,几乎都是一些官员自身利益受损而撰写的报复奏疏。
故而。
小万历表现出对潘季驯的绝对信任,也让后者坚定此次彻底解决河患的信心。
……
五月二十三日。
安澜大会展会与论治河之策的会议同时结束。
潘季驯重赏了百名治河之器发明者后,向朝廷提交了一份治河总略总结奏疏,然后申请离京治河。
当日,小万历便批复答应了潘季驯的请求。
这个季节。
乃是黄河中下游与漕河相对干涸之时,是测量数据与清理河沙的最佳时间段。
再晚些。
便有可能是黄河泛滥,洪水肆虐之时。
……
五月二十五日。
潘季驯带着一众河漕官员与挑选出的河工漕工奔向临近运河的黄河故道。
其他参与安澜大会的匠人们也陆续返回。
朝廷为每人都准备了车马食住费,以确保他们不花一文钱便能回到家中。
这些人回到家中,心思定然会转移到治河发明之上,并且还会影响到他们周边的同类人。
……
五月二十七日。
工部宣告将在每年九月初一举行为期半个月的匠人展会,所有符合要求的匠人都能参与,衣食住行,皆由户部出钱。
有“安澜大会”这块珠玉在前,报名参与的人数必然会很多。
此匠人展会将会促使大明的手工业行当迅猛发展,也能使得沈念“匠户归民籍”的目标更进一步。
……
五月三十日。
小万历命司礼监官,赏赐工部尚书郭朝宾新钞三千贯、紵丝三表里、羊三只,赏赐工部左侍郎李幼孜新钞两千贯、紵丝两表里、羊两只;赏赐翰林侍讲学士沈念新钞一千贯、紵丝一表里、羊一只。
相隔一个时辰后。
沈念又被赏赐白银一百两、彩缎三表里、茶叶十饼、酒三瓶。
许多官员都被小万历这种赏赐弄糊涂了,不清楚沈念为何会被一日两赏。
很快,就有聪明的官员揭开了谜底。
近日,沈念连立两个大功。
一个是解决了天下寺院隐田之事,一个是提出了“匠人为主,监生为辅”的大胆策略。
小万历一日两赏沈念。
是让百官意识到他们与沈念相比,为君分忧的能力不足,应向沈念看齐,日后做事多动一动脑子。
当日。
内阁次辅吕调阳配合小万历“一日两赏沈念”之举动,呈递内阁欲加强监察六部考成之奏疏,意在督促官员们再努力一些。
其中,奏疏中的一句话被官员们迅速传开。
“沈子珩一人,抵半朝文武,令内阁愧羞,吾等当勉之。”
一些官员听到此话后,满脸不服,牙齿咬得咯咯响,但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还有一些官员听到此话后,思愈勤,做愈多,盼着有朝一日在某件大事上能呈递一道惊世良策,赢沈念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