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0205章:吕夸夸:沈子珩一人,抵半朝文武,令内阁愧羞 (第1/3页)
日近黄昏,文华殿内。
小万历看完了工部尚书郭朝宾与工部左侍郎李幼孜联名提交的奏疏。
其策有三。
其一,重赏发明治河器物之匠人;其二,安澜大会之期提前,宣讲以匠人为主,监生为辅;其三,匠人展会,一年一次,列为定制。
李幼孜在撰写第二条策略时。
还不忘用一行小字在下面注解:此策乃翰林院侍讲学士沈念所提,工部诸僚,咸赞此策。
内阁三阁臣对此奏疏的联名票拟非常精炼:三策皆可行,尤二策最佳。
“好一个‘匠人为主,监生为辅’,让监生为匠户们打下手,甚合朕意!甚合朕意!”
小万历忍不住拍案叫好。
此策不但能提高匠人们的地位,而且能使得他们在安澜大会宣讲时有更好的表现。
“如拟!”小万历看向冯保说道。
……
翌日。
即四月三十日,满朝文武皆知工部三策。
无一人上奏称“匠人为主,监生为辅”逾越礼制,混淆贵贱。
因为治河比此等礼制重要,因为小万历与内阁皆赞同此策,因为大家都知晓当下逾越礼制之事已不胜枚举。
国子监祭酒王锡爵知晓此事后,立即开始选拔长相上等、口才上等、懂治河治漕之策的监生。
以便接下来与工部配合。
在他眼里,此举不但没有僭越,没有侮辱监生的身份,反而是令监生为朝廷治河出力,乃是一种求之不得的荣耀。
目前朝堂的风气是:朝廷不养无用之人。
而当下的国子监却是“无用之人”的聚集地,王锡爵巴不得让监生们多干一些实事呢!
与此同时。
沈念那句“监生不愿为辅,翰林官愿为辅”也传到了众监生的耳中。
他们根本不敢摆架子,也没有资格摆架子。
有不喜不愿者。
亦不敢说一句抱怨的话语。
不然沈念再拿出一篇废物论,能将这些监生们羞得不敢出门。
京师百姓听到此三策后,都甚是兴奋,他们最喜看这种有反差的事情。
……
五月初三。
工部经过审核查验,从进京的近两千名匠人中选出五百二十人,为他们设立单独摊位。
其余有治河经验的河工,工部会根据他们的讲述,将有实用的治河经验撰写成册。
国子监当即也匹配五百二十名优秀监生,先与匠人们结对,了解摊位展示内容,然后依照王锡爵的要求,为摊位匠人所要展现的治河发明与经验,撰写一张“说明书”。
与此同时。
工部也在筛选有资格拿到奖赏的匠人,此奖赏,将在新任河漕总督潘季驯到来后,由他亲自确定人选,由他来分发奖赏。
此乃小万历特意安排的。
目的自然是为了提高潘季驯在一众治河匠人心中的威信。
缘于国子监生的参与。
治河一下子变成了京师最时尚之事。
京师书铺内,一些治河治漕书籍文章与黄河、运河、淮河的河道堤坝简图,全都售之一空。
无论是书生士子还是贩夫走卒,在街头巷尾、酒楼茶肆闲谈之时都会聊一聊治河。
一些孩子在街头玩耍之时,手持木棍都在画运河和黄河的形状。
就连歌伎胡同的大尺度说书人。
也将一个个书生与名妓相恋的话本故事改成了汉朝王景治河、宋朝三易回河等治河故事。
此等氛围,让人感觉到似乎是:全民治河。
沈念非常喜欢这种氛围。
往昔治河,皆是河漕上的事情,百姓丝毫不知,朝廷只要结果。
而这次朝廷拿出了态度,拿出了银钱,并使得百姓对治河有了兴趣。
日后治河,定然是全民监督。
如此,河漕之上将会减少许多面子工程与贪墨之事。
此乃百姓之福。
……
五月初十,五更天,安澜大会前期展会正式开始。
棋盘街上,五百多个摊位立于两侧。
摊位之后。
匠人们身穿工部发放的匠人衣衫,监生们统一身穿灰白色长衫站在匠人的侧后方。
摊位上方或后方。
有匠人们发明的治河器物,有河漕沙盘,有治河书籍,还有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