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9章:富僧赛地主!沈念:佛法不能违王法 (第2/3页)
当下,寺院田地分两种。
一种是皇家赏赐之田。
经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八年下诏:钦赐田地,税粮全免。
一种是寺院自置田。
这类田地在洪武时期也完全免税,但因日积月累,寺院兼并田地太多,在景泰二年(1451年),朝廷规定每座寺观仅能保留 60亩免税田,余田按民田征税。
然而,此条法令施行困难,遭到天下僧人的反对,他们私下兼并田地,且不上税。
于是,在成化十六年(1480年),朝廷再次放宽界限,寺庙自置田 500亩以下免税,超出部分征税50%。
有此策后,执行仍旧不理想。
因为寺庙会将一些自置田谎称为皇家赏赐田。
外加朝廷在抑制兼并田地之策上左右摇摆,便忽略了寺田,使其疯狂扩张。
而今,京师西山的自置田远超过朝廷设置的免税线。
若让李太后确认这些田是不是“圣母御赐之田”,崇佛的李太后八成会点头,因为在她眼里,若说出有损佛家的话语,会倒大霉,死后会入地狱的。
所以,此事根本不可能指望李太后的一句话解决。
朝廷之所以对寺庙免税并赐田。
一方面是因太祖朱元璋尊佛;另一方面是因寺院承担着救灾、教育、为考生提供住宿、收容流民的职能。
但发展到如今。
诸多僧侣不耕而食,雇佣佃农耕地,收入全揽自己手中。
一些寺庙的主持,富有堪比大地主。
……
近黄昏。
沈念与一众票拟检详官写了一道票拟。
“佛法不违王法,恳请先丈京师西山众寺院田地,而后确认是否为兼并之田。”
内阁与票拟司意见一致。
只要清丈一遍,得出准确数字,然后从内廷记录在册的赏赐之田计算出皇家赏赐田,剩余的便都是自置田。
口头赏赐不算。
依照朝廷的政策,为寺院留五百亩自置田后,其余全部回收归公。
……
翌日清晨,日讲之后。
文华殿内。
沈念侧立于一旁担任起居注官。
小万历翻到有关京师西山众寺院阻挠丈田的奏疏后,想了想,将其交给了冯保。
冯保看完后,立即明白小万历想问什么。
李太后所建寺院极易对寺院的赏赐,全都是内廷办的。
“陛下,京师西山寺院的那些寺田实乃一笔糊涂账,当下很难确定哪些是赏赐田,哪些是自置田。”
“老奴建议,若僧人们反抗不是很激烈,可依照此票拟去做,若反抗激烈,理应网开一面,不然……不然圣母太后她老人家再去寺院为陛下祈福,恐怕……恐怕……”
冯保欲言又止,但已将意思表达得明明白白。
若将西山寺院一众阻挠丈田者,抓一批,惩一批,那将是对佛法的不敬,李太后必然反对。
小万历想了想,看向沈念。
“沈卿,朕的意思是先清丈寺田,一些算不明白的便算赏赐之田,之后,命户部编写《寺院田亩册》,禁止再有兼并之田,流入寺院,你以为如何?”
小万历此话。
意味着是要对寺庙兼并之田网开一面了。
沈念重重拱手。
“陛下,当下天下寺院的兼并之田甚多,有地方甚至能占民田之三成,若都算赏赐之田,日后统计清丈之田时,又是一笔糊涂账,陛下可是许诺过,一丈一尺,皆百姓膏血,务必丈量清楚!”
小万历面带无奈,想了想道:“先清丈完数量再说吧,明日……明日让马阁老带队丈田,那群僧人绝不敢阻拦阁臣!”
小万历犹豫了一下。
他本想说令马自强奉旨丈田,但又觉得一旦奉旨,就相当于无视了“圣母御赐之田”的牌子,对李太后缺乏尊重。
沈念瞬间便听出了小万历的想法。
其微微拱手。
“陛下,马阁老与吕阁老都有些信奉佛老之学,臣举荐殷阁老前往!”
一旁。
冯保连忙补充道:“陛下,殷阁老前往,恐怕……恐怕要动粗,西山的寺院大多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