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7章:治河!预算充裕,则策如泉涌 (第3/3页)
季驯治河,潘季驯都不一定会同意。
约半个时辰后。
马自强注意到沈念一直没有开口说话。
“子珩,你为何一直不说话,你心中可有合适人选?还是另有良策?”
顿时,所有人都看向沈念。
“禀马阁老,暂无人选,暂无良策,不过下官有一个其他想法。”
沈念扭脸看向殷正茂,问道:“殷阁老,朝廷一年能为河漕拨付多少银两?”
殷正茂想了想。
“近年来,朝廷治河断断续续有修堤坝工程,每次修建约耗费白银三万两到十万两,日常河道维护,大约每年三万两。”
“那……那今年能拿出一百万两治河吗?”
殷正茂一愣,疑惑地问道:“子珩,你可是有治河良策?若能根治河患,老夫带着户部官员出门乞讨,也凑够一百万两!”
沈念无奈一笑,拱手道:“并无良策。”
“在下官心中,目前最好之策,当属潘巡抚的‘束水攻沙,以清刷黄’之策,然此策能否使得大河安澜,仍有许多变数。”
“下官只是觉得,我们刚才讨论治河之策时,下意识地就想着怎么省钱怎么来,大家建议之策,皆是小打小闹,言语之中透露着河患根本不可战胜,只能出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朝廷能明确提出至少拿出一百万两白银解决河患,大家提供的策略会不会能多一些,擅于治河的官员会不会踊跃一些?”
“我认为,朝廷必须拿出一个根治河患的态度。”
“黄河水清乃盛世之兆,黄河安澜,更是让全天下百姓都吃饱肚子的关键,我们丈量田亩,不就是为了丰盈国库的同时令百姓过上好日子嘛,花大钱,往往也能省大钱!”
“故而,我建议朝廷直接提出将至少拿出一百万两白银治理河患,并给予治河官特权,诸事皆可为治河让步,如此,定有官员主动请缨,定有良策涌出!”
三大阁臣听到沈念的话语后,都不由得无奈一笑。
吕调阳无奈地说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毕竟是一百万两啊,且我们在开挖胶莱河上,已经栽过一个跟头了!”
一百万两白银。
相当于年太仓银(国库财政储备)的五分之一,相当于蓟镇一年的军费,能满足约五万户家庭一年的口粮,能让二十五万灾民维持一年的生计……
而今,只是去买一个可能性。
若在河里打了水漂,那批准一百万两治河之人,将遗臭万年。
当下。
朝廷开支,皆是考虑该不该花,值不值得花,而不是先将钱扔出去。
军费能令士兵守卫边疆,赈灾钱能让灾民填饱肚子,免于动乱,作用显而易见。
但治河,真有可能将一百万两扔到水里,只是听了个响。
“一百万两,彰显的是朝廷治河的决心,如果我们如此重视,上下一心,仍未能解决水患,那就是天意了,何不破釜沉舟一次呢?”
沈念很擅于挑起众人的情绪。
听到此话,殷正茂直接站起身来。
“老夫觉得,可以一试,胶莱河之败值得我们警醒,但不值得我们因此再也不敢大刀阔斧地治河!”
殷正茂中气十足,一下子令众人都激动起来。
吕调阳缓了缓,朝着桌子上一拍。
“啪!”
“好,这个奏疏内阁来拟,责任内阁来担,咱们先申请一百万两的预算,表明朝廷根治河患的态度,让擅于治河的官员主动请缨,这次治河,不是河道与漕运之事,而是我们所有人的事情!”
吕调阳温温吞吞数年,此话一出,倒是有了几分张居正的气势。
当即,内阁三阁臣开始草拟治河预算奏疏。
沈念等人则是开始思索如何令擅于治河之臣得知此消息后,能够主动请缨,并提出新策。
这一刻,沈念期待着潘季驯能够主动请缨。
或许他自己做的成功率只有五成,但若有沈念等人倾尽全力的帮扶,成功率没准儿能达十成。
一百万两足以重新给予天下人希望。
一百万两用在正确的地方,足以使得黄河区域性安澜,足以使得运河畅达,漕运不再会延期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