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4章 声东击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244章 声东击西 (第1/3页)

    破敌之策既已定下,前部督傅佥遂与天子、大督陈到道别,率亲军回到了深涧关前。

    汉军休整。

    没有再继续进攻深涧关。

    吴军作为守方,虽然一直在寻找汉军的破绽,想打防守反击,但汉军锐气仍在,防守密不透风,吴军便也一直没有找到可乘之机。

    于是三日无事。

    三天时间里,汉军在远离吴军视线的深山密林里往北方伐林取道,并在前线严防死守,防止吴军探子渡过深涧刺探军情。

    花了三天时间,汉军已整理出了一片空旷的营地,可容大军万余,同时还开辟出了一条可供大军向北行军七八里的道路。

    到了第四日凌晨。

    深涧关前的汉军,终于开始了密集军事动作。

    三更鼓刚过,远离吴军深涧关的密林小道里,先是亮起了三两点如豆的灯火。

    一刻钟时间过去。

    灯火如星,漫山遍野。

    然而,在如盖密林的遮蔽下,便是深涧关以西的汉军居高临下都不能观察到这些灯火,更不要说离得更远的吴军。

    龚顺、鄂何、罗平等賨人首领率领三千余板楯勇士,携着賨人惯用的白竹弩、毒吹箭、长矛大刀,及一些用于密林伪装的物资,循着开辟的山道向十几里外的鹰愁涧进发。

    到了白天。

    天色微明,雾气未退。

    这三千余板楯勇士已经走完了开辟出来的这段山道,像传说中的巴山精怪般深入了更北的密林中。

    早饭时间。

    深涧关,汉军营地。

    密集的炊烟袅袅升起,与山林湿雾融为一体。

    得知汉军最近三日动作着实可疑的潘濬,为了得到第一手军情,前日便已离开了巫县,来到了深涧关,此刻再一次登上了山巅,居高临下观察汉军的营寨。

    “虽然有山雾遮蔽,但还是能够看出,蜀营炊烟一日密过一日,一日厚过一日。

    “太常,蜀军…是把大江上的水师也调到了深涧关来,准备合力强攻深涧关吗?”

    潘濬身边,南阳人邓玄之问道。

    当初昭烈取益州,孙权讨要南郡不得,派吕蒙率兵两万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又令鲁肃统军万人屯于洞庭巴丘,抵御关羽。

    吕蒙夺下长沙、桂阳二郡后,传檄零陵太守郝普,郝普坚守城池,拒不降吴。

    于是经过酃(líng)县时,吕蒙把郝普的挚友邓玄之载上车,蒙骗邓玄之,说昭烈被夏侯渊困于汉中无法支援荆州,关羽又被孙权本人困于南郡,大汉大势已去,希望邓玄之劝郝普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邓玄之信以为真,至零陵诱劝郝普,郝普于是出城降吴。

    当然了,这些是邓玄之在郝普降吴之后对郝普解释的。

    事实上,他拿了吕蒙多少好处只有他自己知道。

    至少现在,他得孙权之命,负责参潘濬军事。

    潘濬目光从密林上空扫过,观察着汉军营地里飘起的炊烟,眉头紧皱不展。

    “把水师调到深涧关?未必,我倒觉得,像是声东击西之策。”许久之后,潘濬言道。

    “声东击西?”邓玄之先是微微一愣,不消片刻的思索,便也明白了潘濬之意。

    “把水师调到陆地作战,于蜀军而言确实并非良谋。

    “如此说来,蜀军是想把我大吴的注意力吸引到深涧关。

    “之后再动用水师抢滩登陆,在下游开辟前沿阵地,分我大吴之兵至江畔。”

    跟骑兵一样,水军训练不易。

    没有三年五载工夫很难练成。

    而蜀国欲与大吴在大江一战,又怎么可能不倚仗水师?

    让水师弃船上岸作战,无疑是以己之短、击人之长,一旦出现什么闪失,再训练一支能够与大吴抗衡的水师,谈何容易?

    在你把新卒训练成老手的时候,大吴的水师不会停止进步,吴蜀二国水师的距离只会越拉越大。

    所以,不到逼不得已,或者对战局把握得十拿九稳的时候,蜀军轻易不会拿水师去冒险的。

    他输不起。

    潘濬颔首:“万一我们未能察觉蜀人声东击西之意,分大兵至深涧关以北,从而让蜀人在下游建立前沿阵地并战稳脚跟,那么这深涧关便要不攻自破了。”

    邓玄之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太常所言甚是。

    “真若如此,便是攻守之势相异了,蜀军有舟师在侧,那我们就太过被动了。”

    水军在江面上的机动力、装载力远超于平原上的骑兵,一旦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