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此陛下策也,莫问 (第3/3页)
种威慑性。
刘禅在白帝,三军皆精神紧绷。
刘禅弃白帝西归,三军皆额手相庆,如蒙大喜。
这不是好兆头啊。
片刻后,潘濬眉头舒展:
“诸君。
“蜀人既来寇掠,便不可能只遣这两三千人东进。
“就在这一两日,待山中蜀军准备妥当,江州、白帝数万大军大概便要接踵而至。
“我料蜀军精锐必在江南,然而其大众必在江北。
“我巫关大军当分为三路。
“一路在北,控扼铁索关北口。
“一路在南,控扼铁索关南口。
“余下一路则留守巫城,纵揽全局。”
言及此处,潘濬看向廖式、裴玄、邓玄之:
“士则,彦黄、道逸,你三人率军六千,控扼铁索关北口。”
又看向孙俊、傅义、李肃:
“子远、公义、子靖,你三人率军八千负责南口。
“张开口袋,诱那伐山开道的蜀军伏兵入瓮!
“我率军六千,坐镇巫城。”
东吴效仿大汉江关,在大江上设置数道横江铁索,以阻止大汉水师舟船顺流东进。
长达二百余步的巨大铁链,重数十万斤,两头越过大江,钉死在大江南北两岸那些浇铸于山石中的巨大铁柱上。
而所谓铁索关,便是大江南北两处专门负责把守铁柱的关卡了。
只要守住铁柱不失,那么汉军就不能奈何横江铁索,而只要横江铁索不失,那么蜀军纵使东征,也只能止步巫县。
大江以南。
群山之中。
辅匡正效来歙之取略城,率两千余精锐甲士伐山取道,矛头直指吴军铁索关。
然而与来歙不同的是,由安东将军辅匡统率的这两千余精锐甲士所携之物,除了刀枪剑戟、铠甲兜鍪及必要的粮草以外,还携了小型斗舰六十余艘。
伐山取道本就迟缓,带了舟船,行速就更加缓慢。
傅佥麾下讨虏校尉柳隐此番随辅匡而来,有些不解:
“安东将军,我们不是协助大军取吴军铁索关。
“带舟船有什么用?
“若是在铁索关上游置舟,顺江而下,那何不直接顺流而下?
“若是在铁索关下游置舟,这些小舟逆流而上,又如何是吴军水师舟船的对手?”
辅匡摇头不语。
片刻后才接着道:“此乃陛下之策也,莫问,问我也不知,你们也休要乱猜,猜到什么也不许说,时候到了,你们自然就知道了。”
一众将校闻听竟又是陛下设下之策,不知为何突然信心大增,连连称唯道是,再不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