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4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94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2/3页)



    汉军精锐不可能尽在此地,但在此地的必是汉军精锐。

    蜀主虽未必有与大吴破盟之心,但高翔刚也说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真在这里与汉军撕破脸,那他还有他带来的两千虾兵蟹将,恐怕就要交代在此处了。

    而且…现在孙权、陆逊还在襄樊与曹军对峙,需要维持吴蜀之盟的是吴非蜀。

    不得孙权之命而坏了吴蜀之盟,一旦襄樊战事失利,他这一脉恐怕就要面对孙权的清算了。

    他祖父孙静,乃是孙坚亲弟。

    他父亲孙暠,乃是孙策、孙权堂兄。

    当年孙策身死,他父亲孙暠马上整顿吏士,进军会稽,欲接手孙策打下的江东。

    结果会稽虞翻婴城自守,遣使劝诱。

    孙暠见人心仍不在自己一脉,这才终止叛乱,拥护孙权上位。

    孙权继位以后,为了维持孙氏内部的稳定,对孙暠一脉的异心既往不咎。

    事实上,在孙坚死后,孙坚之兄孙羌,孙坚之弟孙静这两脉,全都有篡夺孙坚基业,吃孙坚绝户的念头。

    甚至一直到孙静的曾孙,孙峻、孙綝之世,孙静这一脉的篡逆之心都未曾停歇。

    孙峻与诸葛恪受孙权遗命辅政,在诸葛恪败军后,其人便杀诸葛恪,开始擅权。

    孙峻病死,其弟孙綝掌权,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迎孙休为帝,其后又欲废孙休另立。

    其擅权篡位之意,昭然若揭。

    孙恭害怕高翔真的动手,也知道自己这一脉是什么底色。

    回到军阵之后,装作无事,命自己带来的两千余人往北迁行,给汉军让开了取水之路。

    不过保险起见,他乘舟东向,朝浮舟汉水的水师打了招呼,命水师以舟船数百艘横绝汉水,阻止汉军搭建浮桥东渡。

    步骘与诸葛瑾二人商议结束时,中军大帐外,已聚集了十余名前来禀报军情的中下层军官。

    孙恭也在其内。

    见到步骘与诸葛瑾联袂而出,孙恭当即上前,把适才高翔对他放的狠话对二人转述了一番。

    步骘、诸葛瑾,还有周边诸将校皆是面面相觑。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步骘眉头紧皱。

    诸葛瑾若有所思,道:“未必是君命有所不受,依我看,汉主可能已有破盟之意了。”

    孙恭闻之一滞:“可…若真是汉主有破盟之心,那蜀将高翔为何不直接动手,反而要跟我说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要是演戏,未免演技太好。

    而且,他这么演目的是什么?

    步骘看了一眼孙恭,摇头道:

    “他说汉主未曾授意,大概有两个用意。

    “一则为麻痹我们,让我们以为无汉主之意,汉吴之盟不会轻破。

    “最后等我大吴守备松懈时,再趁势突破汉水防线。

    “二,则给吴蜀之盟留些余地。

    “若赵云、高翔真与我大吴发生摩擦争斗,最后却一无所得。

    “则汉主迫于形势,多半会选择维持汉吴之盟,惩罚赵高二将。

    “至尊大概也会将此事揭过。

    “毕竟不论如何,曹魏才是吴蜀二国大敌。

    “夷陵一战,大吴虽获荆州,但几次北上襄樊,终究动摇不了曹魏分毫,反而使得曹魏可以全力针对大吴。

    “除非…除非此次能夺下襄阳,否则,至尊还是会与汉继续结盟。”

    如高翔之语,吴蜀二国间有深仇大恨未雪,之所以二国能结盟,不过是因为曹魏势大。

    为了一座西城最终破盟,那得意的只有曹魏。

    所以,纵使吴蜀间必有一战,将来也不是没可能重新结盟。

    夷陵一战都是如此,何况现在。

    诸葛瑾深深地看了步骘一眼,却不言不语。

    他知道步骘在想什么。

    也明白,汉吴或许会维持盟好。

    但主导权,已经从夷陵一战的在吴不在汉,变成在汉不在吴了。

    一念至此,诸葛瑾也不再遮遮掩掩,忧心忡忡道:

    “一旦汉吴之间掀起战事,真会止于西城吗?

    “汉主假若有意破盟,那么江州的李严,白帝城的陈到,恐怕已经在备战了。

    “甚至…汉主若有意破盟,那么潼关、武关、河东方面的魏军,这时候大概也已经收到了消息,并往樊城方向的曹休传去了。

    “一旦汉吴二国在西城开战,那么曹休,也势必会趁此时机,在襄樊与至尊决一胜负。

    “半个月前,关东大雨,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