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156章 君有十胜,禅有十败 (第1/3页)
天子此刻落寞的神情,贾逵十年前在魏王身上见过。
彼时百官劝进,魏王曰: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
及夏侯渊战死,魏王亲自引兵入汉中,与刘备对峙。
刘备遥语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
魏王攻之。
积月不拔,引军而还。
还军前,道“鸡肋”二字。
彼时,魏王神情颜色,便与此刻天子一般无二,皆是落寞寂寥。
何也?
不过是时势相逼,使得彼时的魏王深知,终他之世,不可能实现一统天下之功业了。
而今日天子落寞寂寥,大抵也是如此罢?
一念至此,贾逵自己心中亦是黯然寂寥起来。
不由暗自一叹。
他少时,董卓乱政,天下分崩。
到现在他快入土了,还是见不到寰宇大定,海县清一的希望。
几度山河将合,几度天下一统似乎近在眼前。
结果赤壁之败,“既得陇,复望蜀耶”的决策失误,汉中之失,三次与刘备相关的事件,使得魏王曹操彻底无缘天下一统。
刘备既死,满朝君臣文武皆以为蜀中惟有刘备,加之蜀中数岁寂然无声,于是欢欣鼓舞,以为只须收复东南,则蜀中必望风而降,天下一统可计日而待矣。
不曾想,世所耻笑的刘禅与诸葛亮君臣二人,竟是做成了刘备都没能做成的事。
到底是刘禅诸葛亮强于刘备,还是曹真、张郃、司马懿之流,不如魏王之世猛将远矣?
“贾卿亦复无言?”曹叡见贾逵久久无话,凝眸而问。
“难道也认为,天命已弃我大魏而去,眼前这洛水断流,乃是洛神厌我魏德?”
贾逵登时一滞,回过神来。
“陛下见谅。
“臣适才追思太祖武皇帝,不觉失神片刻。”
曹叡闻之,神色稍缓。
然而一想到祖父创下的基业,就连曹丕都未失寸土,他这好圣孙却是将整片关西都葬送于伪汉刘禅之手,心中惭恨恼怒一时无两,形于颜色。
贾逵见状不妙,赶忙道:
“陛下圣鉴。
“当年太祖与袁绍官渡鏖战,虽败多胜少,屡遭困厄,然坚韧不拔,九死不悔,终克袁绍,一统河北。
“至于赤壁惜败,太祖亦能重整旗鼓,励精图治。于是数年后氐定关西,破灭马韩,称公建国,成魏室基业。
“其后虽有汉中之失、关羽水淹七军之祸,其艰险尤甚今日关中之挫,然太祖能砥柱中流,终使天下之土十有其八。
“今关中不过偏隅之地,户口不过十万,税赋仅能自足。
“虽失陷于蜀寇,却也不能动摇大魏国本分毫,陛下何来天命弃大魏而去之说?”
闻言至此,曹叡脸上神色终于稍稍一缓。
曹叡身后众臣,如钟繇、陈群、蒋济、辛毗等朝廷重臣,脸上黯然之色也慢慢消解。
而贾逵没有丝毫停顿,先是朝天子俯首躬身,而后恳色诚言:
“陛下!
“昔文王拘于羑里而演周易。
“重耳流于异域而启霸业。
“勾践卧薪尝胆而并三吴。
“皆明多难兴邦,玉汝于成之理!
“今关中虽失,然《周易》泰卦有云,『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天下之事,未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亦未有始终往前而不遇反复的。
“然……否极则泰来!
“陛下克承太祖遗烈,天纵圣明,神武叡断。
“惟持志如磐,秉心若铁,必能吞蜀灭吴,成太祖先帝未成之业,不世之功!
“待到其时,陛下再回顾今日关中之败,亦不过塞翁失马,社稷赖有后福也。”
持志如磐,秉心若铁?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曹叡听到此处,困顿沮丧的心绪总算为之略安,原本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灰暗的眸子随之稍亮。
司马懿关中惨败的消息传回洛阳后四五日间,大臣如钟繇、陈群、蒋济等人,一个个也都是如丧考妣,徬徨失措。
这位大魏天子先是大怒一场,又大恸一场,后则饮酒服散数日,百官诸臣没有一人能够入宫觐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