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攻势防守 (第2/3页)
就不想留在城内送死。
第二天,正当中野部队要进入攻击位置的时候,突然发现,商都守军开始弃城逃跑。
这让原本打算围住商都,吸引果军机动部队来援的计划直接破产。
中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商都。
而商都守军,也很快在野外被歼灭。
拿下商都后,中野继续东进,又拿下了已经成为空城的汴梁。
果军开局连送两城,让整个战局出现了巨大的转变。
在开战之前,中野就已经完成了战役计划所布置的任务,这使得中野、华野对彭城形成了包围之势。
因为战场态势的突变,中央也立刻调整了中野的下一步作战计划。
在接下来的决战中,中野不再仅担任前指和阻击任务,而是准备直接进入战场,与华野联手作战。
此时中央已经意识到,这场战斗恐怕不再是局部的歼灭战,而是极有可能演变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
华野司呤部内,看着地图上的敌我态势,首长也同样感觉到了决战的突然来临。
并且他还敏锐的意识到,此次战役取胜的关键,就在于中野和华野能否高效、流畅的配合作战。
此时,从职位上来看,中野野司毫无疑问应该负责统筹指挥,其中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华野司呤在中野是副司呤。
不过首长担心中野野司会因为中野、华野实际战斗力之间的巨大差距,而不好意思对华野发布号令。
因此首长选择主动挑破这层窗户纸,一封电报发到中央,表示自己愿意听从指挥,进行完全的配合作战。
中央自然是明白华野的意思。
第二天,中央发出电报:‘整个战役,统一受中野野司指挥。
紧接着,中野野司回电:‘本次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惟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中央对华野方面多直接指挥。’
这是告诉在华野,意思我们明白,会担负起统筹指挥华野、中野配合作战的责任。
此时中野指挥部正和D纵用着同一部大型电报机,因此野司巧妙地借用了这个现状,称自己‘通讯工具太弱’。
这个意思就是自己无法经常对华野下令,因此请中央多多指挥。
不过谁都知道,中央哪有空对华野的具体作战进行指挥?
因此华野的具体作战,还是由野司自己指挥。
如此一来,各级首长心照不宣的解决了开始阶段指挥的大问题。
唯一郁闷的,应该只有中野D纵的电报员,明明他有一个很好的电报机,结果成了‘通讯不畅’。
随着东北战场接近尾声,第九兵团被东野全歼在辽西平原,果军在东北的全军覆没已成定局。
在东北战事的当头棒喝之下,常瑞元瞬间清醒。
他不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开始认真考虑如何才能保住中原的果军精锐。
这是他手上最后的精锐力量,一旦有失,就代表整个江山将要易主。
权衡利弊后,为了保住政治资本,常瑞元决定放弃易攻难守的彭城,遵循‘守江必守淮’的古训,让部队退守坚固的淮河一线。
然而,此时有两个大问题摆在老蒋面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