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6章 李耳孔丘证道,灵明石猴出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356章 李耳孔丘证道,灵明石猴出世 (第1/3页)

    稷下学宫的这次百家论道,足足持续了三年时间。

    三年,诸子百家,论道争锋,思想碰撞,战火连天,极致升华。

    最终道家,墨家,农家,法家,兵家,儒家,释家,阴阳家,脱颖而出,名列前茅。

    其中,犹以道家,儒家最为靠前。

    然二者之道却并不相同,反倒是有针锋相对之意。

    道家讲究出世,而儒家讲究入世,李耳与孔丘在稷下学宫辩论了三年都未能说服对方。

    论道结束,诸子百家离开稷下学宫,有的继续周游列国传播思想,有的则是辅弼君王借君王之势稳固学派思想。

    弹指间,又是十年过去。

    这一日,陈国的一处山洞中,盘膝而坐的李耳缓缓睁开双目,口含天宪阐述大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李耳这是立下了道家的核心思想,他话音刚落的瞬间,道家气运,猛的攀升,远远盖过了其余百家。

    其余学派中人,都露出了惊叹之色,李耳阐述天道玄妙,让道家一举来到了诸子百家首位,当真是利害。

    宋国,庄周听到李耳的话后,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原来如此,道法自然,好一个道法自然,有这般心态,何愁不能逍遥自在?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庄周大彻大悟,诵出《逍遥游》,同时将自身所创之学派,归入道家之中。

    鲁国,一草堂中,孔丘坐在上首,下面,则是其门下七十二弟子。

    孔丘年龄大了,但依旧龙精虎猛,须如钢针,一身腱子肉,毫无缩水。

    年龄越大,心境层次越高,孔丘向众弟子讲道:“对待恶人,吾等要有抡语的精神,传播思想,教化世人,吾等要用论语,尔等可听明白了?”

    以颜回为首的七十二弟子,尽数起身,拱手道:“弟子明白。”

    七十二弟子身上,涌出浓郁的浩然正气。无数浩然正气,又纷纷影响了孔丘!

    “嗡!”虚空微颤,一股无法形容的浩然正气,自孔丘身上爆发,席卷虚空!

    无数儒门弟子,心有所感,纷纷朝着孔丘的方向,拱手参拜:“孔丘先生,当为万世师表。”

    论语,仁义礼智信,教会了一个人,如何做人;抡语,则教会人,在面对恶人的时候怎么做。

    抡语加上论语,孔丘万世师表之称,名副其实。

    孔丘身上,气运节节攀升,反哺至了方丈岛的孔宣身上。

    孔宣却是没有接受这些气运,而是将这些气运通通融入了凤族之中。

    与此同时,法家,墨家,农家,阴阳家等,也各自立下了道统,巩固气运!

    时间一晃,又过了五年时间。

    这五年里,各个国家之间愈发乱了,诸子百家争鸣,诸国战火绵延不断,特别是七国,纷争不断。

    魏武卒,秦锐士,赵边骑,齐技击,皆以一当十,天下无敌。

    这日,李耳,骑着青牛,悠悠来到函谷关外。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为天下第一关。

    函谷关守将,为尹喜,他崇尚道家,一早便得知了李耳要来函谷关的消息,故早早准备着。

    这一日,尹喜去城头进行日常巡防,忽见天边紫气东来,滚滚三万里。

    尹喜大惊,面露激动,“先生要来了,快,开城门,吾要亲自迎接先生。”

    尹喜打开城门站在门口,片刻后,便见一须发皆白的老者,骑着青牛,缓缓向函谷关而来。

    尹喜连忙上前迎接,态度十分恭敬:“函谷关守将尹喜,拜见先生。”

    尹喜十分热情的邀请李耳到函谷关中做客。

    李耳本想拒绝,但尹喜太过热情,李耳只好暂时住下。

    李耳住了数日,尹喜用心侍奉,十分周到。

    这一日,李耳告辞,尹喜又恭敬送李耳出了关。

    青牛上,李耳看着尹喜,忽然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本书,递给了尹喜,“此物收好,可自行参悟,也可留给后人。”

    李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