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8章 史健的死因(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18章 史健的死因(求月票) (第2/3页)

么事了?”

    因为从确认苗东方潜逃到现在,已经过去三个多小时了。

    按理来说,原北县不大,县局出动了,各乡镇的基层派出所出动了,附近区县也在外围支援了。

    少说也有个两三百人在搜捕苗东方。

    郊县虽然小路多,但主干道却远没有城市多,而且整个县除了镇上和县城里,其他地方的建筑密度低分布散,理论上来说这个人应该不难找。

    再加上苗东方就算再老狐狸,那他也终究不是龙志强这样经验丰富的悍匪。

    李凌龙一边往楼上走一边说:“先跟我上楼再说吧。”

    回到局长办公室,李凌龙先把手机给充上了电,然后让他们先坐一会儿,自己得给市局的领导打个电话汇报工作。

    从他这通电话里,周奕和杨川知道了怎么回事。

    包围网确实第一时间拉开了,而且总共有三层。

    第一层是以沙草镇为中心,主要进行全面搜查。

    第二层是以县为中心,把主干道都给封了,严格检查过往车辆和行人。

    第三层则包含附近区县的各条主干道,尤其是通往市外的道路,防止犯罪嫌疑人逃窜到外地。

    搜捕工作并非没有发现,他们在隔壁黄牛镇的一处野地里,找到了一辆被遗弃的摩托车,经过型号对比,基本可以确认,是苗东方遗弃的。

    也就是说,这老东西很狡猾,并没有一直开着摩托车逃跑,而是在半道上就遗弃了摩托车改换其他交通工具。

    大概率,应该是去坐公交车,或者是雇佣私家车,来混淆警方的注意。

    所以李凌龙立刻抽调人手对公交路线和跑货运及拉客的私家车进行调查,可奇怪的是,一无所获。

    这个老家伙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谁也没见过。

    因此李凌龙又转换思路,认为苗东方可能没有外逃,而是躲起来了。

    因为原北县本地地广人稀,不少地方地形复杂,而且还有很多早年间遗留的废弃窑洞。

    老家伙可能藏在了什么地方,等搜捕的风头过去了,再伺机外逃。

    李凌龙回来就是向领导汇报工作然后求助的,因为现在的人手远远不够对本县进行地毯式搜索。

    而苗东方身上还有猎枪,具有高危险性。

    打完电话之后,李凌龙冲两人说:“情况你们听到了吧?”

    两人立刻点头。

    李凌龙纳闷道:“这个苗东方,他就是个村长而已,他有那么强的反侦察能力吗?”

    周奕听完也觉得奇怪,要说弃了摩托车换其他交通工具,这个倒还能理解。

    可在这种情况下,不跑,反而躲起来,伺机而动。

    他也纳闷,这个苗东方能有这么强大的心理素质?

    要知道普通人杀了人被发现,逃跑起来那是犹如丧家之犬一样的,恨不得再长两条腿一天就跑到千里之外。

    “难不成,他还有帮凶?”杨川问。

    周奕摇摇头:“从目前来看,苗东方就是主谋,主要的帮凶就是苗铁军和苗根花了。不太可能存在一个具备帮他逃跑的帮凶。我在想,这个苗东方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经历啊?”

    苗东方家里,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说明他没有直接接触外部信息的渠道。

    村委办公室倒是有很多报纸,但那都是统一订阅的刊物,内容导向都是再正确不过的。

    “特殊经历?”杨川嘀咕道,“从户籍资料上看,这苗东方也没当过兵啊。”

    李凌龙摆摆手说:“算了,反正市局领导答应派人来增援了,就算是把我们原北县挖地三尺,也把他给挖出来。”

    “你们刚才说,苗铁军的审讯有重大突破?”

    杨川立刻把审讯笔录递了过去。

    李凌龙一边翻看着一页又一页的笔录,一边说:“给我提炼下重点吧。”

    “周奕,要不……你说?你脑子比我清楚。”杨川笑道。

    周奕点点头:“李局,苗铁军交代的重点一共有三个。”

    “第一,苗东方企图杀害马伟昌的计划,一个月前就开始了。”

    “这么久?”李凌龙大惊。

    “对,六月中旬的时候,苗东方就找到了苗铁军,告诉了他一件事。这件事也是苗东方的犯罪动机。”

    据苗铁军交代,苗东方在今年四五月份的时候听到消息,说市里规划了一条公路,会途经西坪沟附近。

    当时苗东方并没有在意,因为这条新公路离西坪沟的直线距离都得一公里左右,和他们关系不大。

    可六月初的时候,他去镇上开会,有镇领导跟他提到了他们采石场计划扩大规模的事。

    他很惊讶,因为他并不知道有这回事。

    更让他惊讶的是,扩大生产规模的原因是马伟昌向镇政府打了申请,说想自己掏钱修一段直接从采石场通往这条新公路的路。

    这样的话,他就可以把安桐的中转库房也搬到这里来了,形成完整的采石工业链。

    之前之所以把分拣加工和中转运输部分放在安桐,主要就是交通问题。

    采石场在西坪沟的后山,所以进出采石场必须得从村里过。

    而村里的路,一开始是土路,后面虽然马伟昌掏钱铺了石子,但也没多大差别。

    路的承压能力和宽度,导致大吨位的卡车根本进不去,所以只能用小卡车拉货,拉到安桐再进行分拣和装车运输。

    徒增了很多成本。

    马伟昌不是没想过修路。

    但想绕过村子直接从采石场修路接到主干道,起码得三四公里,成本巨大。

    修村子里的路,就得拆掉沿路两边的很多民房。

    马伟昌找苗东方商量过,苗东方觉得这是好事,于是带着马伟昌一起召集村里开大会。

    想着说给村里谋福利,办好事。

    但结果就是,西坪沟的村民们一听还有这好事,直接开始漫天要价。

    要价的也就算了,有的思想古板,根本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