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落井下石 (第2/3页)
百余骑来到定陶。
再次相见,宴饮之际,秦宜禄莫名感慨:“观今日形势之变化无常,令仆深感不安,不知大司马可有能安定心神之法?”
“这还真是难事。”
赵基挺喜欢跟秦宜禄相处,除了对方长得好看说话风趣外,还有就是秦宜禄性格好,缺乏攻击性。
赵基端着硕大、金漆牛角酒杯陷入思索神态,秦宜禄面露期待之色。
想了想,赵基就说:“世道纷乱人心汹汹,若要安定心神,肯定不能醉生梦死、随波逐流。若是隐居山林之中,自给自足,以待天下安宁,这心神自然就宁静了。岂不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语?”
“如此实乃乐事。”
秦宜禄闭着眼睛遥想一番,敛容笑说:“可受朝廷恩典,仆得以跻身显位,又哪能退避山野之间?”
例如后将军杨定,参与护驾东迁,感觉形势不妙弃军逃亡,企图走武关道投奔刘表。
结果就是葬身武关道山民盗匪之手,可能死状极惨。
真退下去,身边护卫就会谋害你以获取财物;即便带着少部分心腹护卫避居山野,附近的豪强、官吏也会想办法吃掉你。
没有更高级的秩序镇压,县域之内也只是表面遵奉汉律,实际上各种武装械斗、兼并十分密集。
只要没有苦主、原告,那自然不会有什么案件纠纷。
秦宜禄是真的不敢退下去,哪怕前面是刀山,他也要跟着吕布走下去。
这次奉命出使赵基,是他最后一次的出使任务,如果赵基不反对的话,他就是新的陈留郡守,为吕布看守许都北大门。
见秦宜禄那神往而遗憾的神情,赵基饮一口酒,转而问:“就陈公台畏罪自戕一事,许都上下如何评论?”
闻言,秦宜禄也放下手中金漆牛角杯,敛容回答:“皆言陈宫败坏国事,岂能一死了之?朝野各处,多有言论认为宜诛三族。”
“这些人还真是心狠啊。”
赵基不屑笑笑:“陈宫活着回到许都,就轮到诛这些人的三族了。”
“大司马说笑了。”
“你我之间,这十步之内,我何必说笑?”
赵基也是敛去笑容,神情前所未有的平静:“他们敢这样落井下石,无非是陈宫死了。我若将活着的陈宫送到许都,这些人走投无路,只能竭力为陈宫开脱。好在陈宫性情刚直,不肯受辱出丑,也不愿天子为难,这才一死了之。他们恨的不是陈宫败坏国事,而是恨陈宫未能成功。”
“大司马是怀疑陈公台受人怂恿?”
“反正陈宫死了,我只是这样想,可也没什么证据。”
赵基神情之间满是无所谓,失去陈宫之后,就算把济阴也交给张杨,张杨他抓的稳?
兖州被曹操清洗后,也就陈宫能当朝廷一方的舆论领袖;陈宫死后,其他一些勉强能当领袖、头目的人,要么在袁绍那里,要么在刘表那里。
而吕布这里,只有东平国人河南尹毕谌,以及东郡人侍中王楷,这两个人连世历两千石都不是,能跻身高位多赖吕布麾下无人可用,才给推到高位。
在正常的舆论环境下,他们是典型的无德之辈,就连可靠的功勋也没多少,所以很难接替陈宫成为兖州士人新领袖。
除非能一直身处高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