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6章 惩处公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06章 惩处公卿 (第2/3页)

于陈留,若是陛下如约亲征,则陈留贼军望风而降,曹贼授首,一战可定中原四州,还四州数百万军民太平!尔等倒好,受奸臣挑拨,不识曹贼诡计,裹挟天子南下颍川!”

    荀攸站在人堆里暗暗握拳,他这辈子最不缺的就是忍耐,忍耐的背后是刚毅性情。

    若是别的地方他还能站出来与赵基辩论几句,奈何颍阴城外就是荀氏世代所居的高阳里。

    他敢撕破脸,不给赵基面子,自己赔上命也就罢了,荀氏也将覆灭,还会祸及历代先祖。

    保留有用之身,他才有机会将荀彧捞出来。

    桓典也是一样的,因天灾缺粮,曹操、袁术都已经放弃了沛国。

    他敢不给赵基面子,那留在家乡的桓氏九族,大概也会被朝廷下诏夷灭。

    他也考虑过自杀,以免受屈辱。

    可这样的话,赵基怎么泄恨?

    闯的祸太大了,大到了其他人背不动,也不想背的地步。

    也只有把血染到赵基身上,以后局势反复,才能成为桓氏门第上的一缕璀璨光辉。

    严格深究起来,裹挟天子南下颍川,就是一次失败的政变。

    既然赌输了,就该认命。

    身为汉家公卿,就该有这种觉悟。

    见公卿默然无语仿佛认罪,赵基询问:“诸位可有辩驳之处?若有,当众坦言;若无,就听从发落。”

    众人沉默,司徒赵温拱手:“老朽自知误信奸人,侍中执法就是。”

    他旁边的司马防斜眼看一眼这家伙,又双目黯淡,乖乖等着裁决。

    他的大儿子随驾朝中,其他儿子也在河内老家。

    乖乖受刑,还能保全子孙,说不得还能保住命。

    所以与桓典、荀攸一样,司马防纵然有许多道理,此刻也不敢与赵基争论,就怕加重惩罚力度,祸及宗族。

    见这帮家伙如此识大局,赵基就问:“首议南下颍川者何人?”

    桓典颤颤巍巍开口:“是老朽,老朽也是误信司马建公、荀公达。”

    赵基又看向这两人:“二位又有何说法?”

    荀攸侧头去看司马防,司马防回答:“老朽也是信任荀公达,荀公达说其叔父荀彧举义兵脱离曹贼。朝廷粮秣不足三日,顾虑粮秣匮乏,这才想先南下颍川,汇合颍川之众后再助战陈留。”

    赵基又看荀攸:“你怎么说?”

    荀攸拱手:“回侍中,仆受台卿公委托前往游说同族叔父荀文若。得台卿公许可,这才入朝汇报嘉讯。荀文若难以取信朝廷,只能困守许县。近日以来,积极调拨粮秣,并无不恭之处。此外,南阳张将军攻颍阴,颍阴守军不战而降;汝南李校尉夺许田邸阁,邸阁守军也束手请降。由此三事,可见荀文若归顺朝廷之心甚是坚固。”

    赵基点着头,扭头去看赵岐,拱手:“军师,荀公达所言如何?”

    “是真,老夫的确委托公达游说荀文若,也请托公达入朝通报此事。却不曾想列位公卿集议后,携天子南下颍川,险些败坏陈留决战。”

    赵基听了,转身看刘协,拱手:“陛下,如此看来荀公达有功有过,功在规劝荀彧举义;过在未能陈述明白,言语失当,致使公卿误判,遂受奸臣蛊惑,险些酿成大祸。”

    见赵基口称对方表字,就连司马防都狠狠松了一口气。

    刘协板着脸:“将功抵过?”

    “陛下,若是如此,陈留枉死的两军吏士该如何交待?”

    赵基提议:“臣以为,荀公达叙升如旧,亦当小惩大诫,以免再犯。”

    刘协轻轻颔首:“如此也可,就依爱卿之意。”

    “谢陛下。”

    赵基再拜,转身看荀攸:“荀公达,可愿服罪?”

    荀攸立刻长拜,声音也大了起来:“愿。”

    不需要他赘言、奔走,赵基连荀彧都一起赦免了,认同了荀彧倒戈举义。

    荀彧现在也没有其他选项,宗族软肋就被赵基抓着,只能认同这里的决断。

    赵基板着脸,扭头看韩述:“荀公达即将叙升卿位,不可失礼。”

    “喏。”

    韩述拱手高声长拜,当即一挥手,上来两个虎贲提人,荀攸主动配合,也就没有反剪,只是督促荀攸走向一旁空地。

    那里十几个虎贲两人一组,四组虎贲各持一面布墙,扯开后组成一个四丈见方的帷幕。

    帷幕之中铺着草席,荀攸大概猜到自己的命运,主动接过一名虎贲递来的木枚,咬在嘴里。

    坦然躺在草席上,韩述持锤,手起锤落,很快就行刑完毕。

    荀攸被抬到准备好的板车上,帷幕揭开一面,两名虎贲推着板车送荀攸来到公卿班列。

    荀攸面色惨白:“臣谢陛下宽恕之恩,自当以此为戒,不敢再犯。”

    “荀卿安心养伤,伤势痊愈再入朝辅政。”

    “唯。”

    荀攸应答一声,闭上了眼睛,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