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军功爵制,整编战俘 (第2/3页)
论起来,幻想着未来。
而这般景象也在甘州城外的更多战俘营中上演。
李骁将这些士兵原有的编制全部打散,编成十人一队。
从最初被俘虏的黑水军和敦煌军中,挑选出表现良好,思想方面积极向北疆军靠拢的士兵,担任战俘们的什户和副什户。
任命北疆士兵为都尉、百户、千户等中高级军官。
如此一来,一支以北疆将士为军官骨干,以西夏战俘兵为基础组建的库里新军,将会正式成型。
共计五万多人,清一色的步兵,分成了六个万户。
每个万户都有八、九千人,使用的都是原本西夏军队的武器。
“这场战争过后,我们北疆又要出现一个新的阶层了。”金帐之中,看着库里军各部呈上来的奏报,李骁轻声呢喃说道。
平民!
因为这五万多战俘中,只有精锐者才能成为军户,大部分士兵恐怕都不具备这个条件。
所以,李骁给了他们一个机会,成为平民。
除了军田之外,北疆的耕地是不允许私有的。
平民想要生存,除了立功当上军户,分得军田之外,就只能租种大都护府的公田。
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过度的土地兼并,将大部分土地都握在大都护府手中。
如此一来,北疆的社会阶层便会初步形成三级结构。
镇兵、平民和奴隶。
但阶级并非固定,是上下打通的。
奴隶想要立功成为平民就需要斩杀一个敌人,平民想要成为镇兵,则需要斩杀三名敌人。
而镇兵想要成就更高,也同样需要立下战功。
在利益的驱动下,北疆人终身都要为战功而活着,这将成为北疆战车向外开疆拓土的不竭动力。
本质上还是军功爵制。
接下来的日子,李骁命令各部将领对库里军进行训练,虽然不要求他们多么精锐,但至少也要能打打顺风仗。
根据凉州城探子传来的消息,西夏的援军又到了。
之前是嵬名世安率领的骑兵,如今步兵也已经度过了虎狼峡。
凉州一方的总兵力,达到了将近八万人。
而北疆这边,四镇大军已经集合完毕,除了留守黑水、敦煌等城镇的少部分兵力之外。
李骁手中能动用的北疆军兵力只有不到三万铁骑。
除此之外,还有不到五千名高昌国仆从军,但比起西夏军队,兵力方面则是远远处于劣势。
所以,就需要补充库里军作为炮灰。
这一日,探骑忽然来报:“大都护,凉州城夏军行动了。”
“大队骑兵在今天早晨开拔,向着焉支山方向进发。”
李骁闻言,神色立马紧绷起来,看着面前的沙盘,根据探骑的情报,确定西夏军队的行军路线。
淡淡的说道:“嵬名世安这个老东西,终归还是按捺不住了。”
“传令,各部都统、万户,全部来大帐。”
“战争,要开始了。”
与此同时,凉州城门。
身穿华丽甲胄的李安全,骑着战马,率领大队骑兵冲出了凉州城。
面对这茫茫的河西大地,心中自然是豪迈万分。
大声喝道:“传令各部,若是发现北疆蛮子,不可轻易追击。”
“遵命。”亲兵传令下去,数千名骑兵在大地上奔腾。
卷起数丈尘沙,宛如黄色的巨龙在大地之上翻滚疾驰。
李安全原本乃是越王之子,但却没能承袭王位,反而被封为了镇夷郡王,心中早就憋着一股火呢。
这一战他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他李安全的本事,他要将越王之位重新夺回来。
最重要的是,他需要战功来掌握兵权。
之前的种种遭遇已经让他明白,不要指望任何人的怜悯和施舍。
真正要凭借的,还是自己的实力。
手握兵权,比任何王位都重要。
“哼,皇兄,我李安全绝不会辜负你的期望,一定会打好这一仗,让天下人知道,我李安全才是嵬名氏最优秀的子孙。”
战马奔腾间,李安全的眼眸中闪过了一丝冷厉。
与此同时,凉州城内的步兵也行动了起来。
只留下三千兵力留守凉州城,数万大军倾巢而出。
“苏毗刺史,凉州城就交给你了。”嵬名世安郑重的对着苏毗捺罗说道。
“枢密使放心,下官定不让北疆蛮子有可乘之机。”苏毗捺罗郑重的声音说道。
虽然只有三千人,但凉州城墙高大,即便是面对上万兵马的围攻,也能从容应对。
嵬名世安轻轻点头,抬头看向这高大的城墙,心中无奈的一叹。
北疆铁骑,野战无双,他是真的不想主动发起进攻,但是奈何,皇帝传下了十二道金令给他。
让他务必击败北疆蛮子,收复河西。
对他之前那种缩头乌龟的举动,已经忍耐到极限了。
无奈之下,嵬名世安只能率军出征,寻机歼灭北疆骑兵。
“出发。”
嵬名世安沉声,大军陆续开拔。
前锋已经走出了十几里,但是后面还没有离开凉州城。
宛若一条长龙般,气势磅礴,绵延不绝。
嵬名世安又派出两路骑兵护卫左右,与李安全的先锋骑兵呈夹角之势,护卫大军行进。
在这个过程中,北疆探骑一直在远远的观望,时刻观察着西夏军队的动向。
若遇大队敌军骑兵的追赶,那便调转马头离开,没事了再回来,如狗皮膏药一般难缠。
当天晚上,西夏大军在六十里外的地方扎营。
嵬名世安郑重嘱托道:“北疆军善于夜袭,一定要做好警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