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374章起风了!本王也该回长安了!【求月票】 (第1/3页)
眼见气氛愈发紧张,房玄龄轻咳一声,适时地打断了众臣的争论,沉声说道:“诸位,我们还是先仔细审视这份名单吧!待看完后再提出疑问也不迟。”
众臣听罢,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暂时按下不满,低头认真查看名单。
马周三人亦迅速翻开手中的名单,逐行细读。
名单冗长,列满了密密麻麻的有功之臣姓名。
待众臣阅毕,房玄龄再次开口:“诸位,名单已阅,有何见解,请畅所欲言。”
“左仆射,这份名单中,以益州官员为主,这是为何?”
一位御史台的官员率先提出质疑,引得不少大臣纷纷点头赞同。
房玄龄却面色不改,解释道:“此次提前封赏,是蜀王向陛下上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督办粮草事宜!”
“想必你们应该知道,辽东战场的大部分粮草,都是益州那边筹集的,而当地的官员,也是尽心尽力,没有一次延误战机,总是提前将粮草运送到辽东!”
“故而,陛下对益州那边很是满意,才答应蜀王的上奏,对当地官员提前封赏。”
“既然这次封赏的目的是为了益州那边的官员,为何还要整理其他官员的名单?”马周皱眉问道。
刘洎却冷笑道:“陛下可不会厚此薄彼,赏赐了这个,不赏赐那个,要赏赐就一起赏赐!”
“对啊!我可听说了。同样是舍命搏杀,太子赏赐了甘州军,却不赏赐凉州军,甚至连他的东宫六率都没有赏赐,不知道这算不算厚此薄彼呢?”另一名御史附和道。
“我说你是不是有病?!”
孙伏珈怒了:“怎么什么事都扯到太子?有本事你就去太子那里当面说!?”
“你!”
这名御史被怼得欲言又止。
要他在李承乾面前说,他怎么敢啊?
当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可是杀了好几名御史的!
然而,他不敢说,刘洎却敢。
只见刘洎当即板着脸道:“太子做的事,本来就不符合流程,即使太子当面,本官也要说!”
“那你就去找太子说啊!在这里老是扯太子做什么?”岑文本也有了些火气。
却听一旁的于志宁道:“岑司长这话有些过了,我们作为朝廷大臣,难道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是啊!岑司长,你是管理新闻司的,你们新闻司的报纸,不是倡导言论自由吗?我看有报社的编辑,连我们吏部的考核制度都要发表意见,按理来说,这是不应该的。”
高士廉忍不住道:“但是,陛下一直都说要广开言路,老夫不也接受了他们的意见吗?”
“不错!我们觉得太子做得不妥,才会提出意见,并没有对太子不敬,你们这么激动做什么?”
“太子乃一国储君,国家的未来,我们作为臣子,劝谏难道不是本分吗?”
“陛下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子岂能忠言逆耳?”
听到越来越多的人议不对题,孙伏珈终于忍不住站了起来,环顾众臣道:“我看今天这会,有没有我们,都不重要,那本官就先行告辞了!”
说完这话,一拱手,直接就抬步往门外走。
紧接着,马周,岑文本,包括其他东宫一系的官员,也跟着走了出去。
“这”
一时间,中立派大臣无不面面相觑。
而刘洎等李世民一系的大臣,则冷眼旁观。
特别是房玄龄,既没有开口阻止,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淡淡地道了一句:“现在开始投票吧,将此次封赏的主要官员投出来,由老夫上奏陛下!”
听到这话,众人不由心头一突,然后下意识看向李靖。
只见李靖眉头微皱,却一言不发。
至于魏征,同样在这时候没有开口。
就如此,一场内阁会议,最终以不欢而散收场。
虽然投票的结果,还是以益州那边的功臣为主,但新老势力也彻底撕开了一道深深的裂痕。
这种情况,就像当初李世民登位的时候,房玄龄他们与裴寂他们的争端。
只不过,现在轮到了马周他们与房玄龄他们的争端。
当然,这并不是说,房玄龄他们对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有动摇,而是不希望自己过早被取代。
这种心态,跟李二是一样的。
他们好不容易才爬到最高点,还没有大展宏图,现在就要被更年轻的人推下去,换作谁都不会愿意。
所以,尽管房玄龄作为此次会议的主持人,也没有与马周他们直接冲突。
更没有嘲讽,或指责李承乾,但他放任刘洎一撮人,其实就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
他同样不想被取而代之。
“这件事,我们得立刻向太子禀报!”孙伏珈率先打破了沉默,沉声道。
岑文本与马周闻言,皆是点头。
他们都很清楚,今日这场会议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对李承乾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
尤其是朝中那些老臣对李承乾的态度,更是让他们感到担忧。
若不能及时将此事告知李承乾,恐怕会生出更多变故。
但是,除了这件事,还有一件事也让他们感到担忧。
却听马周又皱眉道:“你们对皇后宫中发生的事,怎么看?”
“我看那宫女不像是生病死的,倒像是中了什么毒!”岑文本沉吟道。
一旁的孙伏珈也深以为然地道:“我也觉得像是中了什么毒!但我最开始去的时候,问了宫里的其他宫女,他们都说那名宫女,前几天还好好的,就最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