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9章改革春风吹满地!【求月票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109章改革春风吹满地!【求月票啊】 (第1/3页)

    “太子殿下放心,我们能吃苦,你不用跟着我们吃苦!”

    “是啊太子殿下,我们肯定能把这红薯种出来的!”

    “太子殿下亲自事农,吾等岂敢怠慢”

    荒山上无数江陵百姓热情地朝李承乾打招呼,表忠心。

    李承乾满意地笑了笑,然后看向身后的蔡司马,道:“江陵的农事,一直是你负责的,前几天我让你找的资深稻农,找到了吗?”

    “找到了,我已经将他们请到山上了!”蔡司马点头哈腰地笑道。

    李承乾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忽地觉得,这家伙还挺好用的,虽然是个二五仔。

    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人尽其用。

    就算是二五仔,也有二五仔的用处。

    “嗯,有心了,带我去看看吧!”

    “好的太子殿下,您这边请”

    说着,蔡司马就将李承乾引到了一边。

    那里早已经有人等候了。

    “见过太子殿下!”一名精壮农家汉子,恭敬朝李承乾行礼。

    “刘五?”

    李承乾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刘五会是那个资深稻农。

    却听蔡司马介绍道:“太子有所不知,刘五在庞家种植了十余年水稻,是庞家最好的水稻种植佃户!”

    说着,又指向其余三人道:“他们都是各大豪族家中,最好的种稻佃户!”

    “哦,原来如此。”

    李承乾恍然点头。

    江陵跟其他粮食产地不一样,这里主要盛产水稻。

    而唐朝的主要粮食是水稻和粟米。

    虽然现在有了红薯这样的高产粮食,但红薯这玩意儿也不能久吃,为了让大唐百姓吃饱吃好,李承乾首先想到的便是杂交水稻。

    是的,这里首先要感谢袁爷爷。

    其次就是,杂交水稻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学过中学生物的,基本都知道。

    但这些大唐百姓,肯定是不知道的。

    所以,李承乾准备先引导他们认知杂交水稻的基本原理,再让他们去从事这项工作。

    如此一来,就事半功倍了。

    “既然你们都是蔡司马推荐的资深稻农,我也就不瞒着你们了,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江陵官府的科研人员,享受官差待遇,但你们做的事,属于科研保密工作,不许向任何人透露,否则取消待遇,还要面临严重处罚,明白吗?”李承乾肃然说道。

    刘五四人面面相觑,但很快就下定了决心:“明白!”

    能从佃户鲤鱼跃龙门,成为官差,他们自然没有丝毫犹豫。

    却听李承乾满意地笑道:“放心,只要你们把事办成了,孤以后不会亏待你们的!”

    “谢太子殿下。”

    “好了,其他的废话我就不多说了,想必蔡司马已经告诉你们了,孤要研究一种新型的高产水稻,这种水稻亩产上千斤都有可能!”

    “可是太子,我们种植了十几年的水稻,从未听说过这种高产水稻.”刘五忍不住插嘴道。

    李承乾笑看着他道:“什么东西都是从无到有的,你说,你父亲和你母亲在成亲之前,会想到有你吗?”

    “哈哈哈!”

    众人轰然一笑。

    刘五满脸通红。

    却听李承乾又道:“你不要觉得孤是在戏弄你,其实,孤是在告诉你,咱们研究的高产水稻,就是两个陌生的水稻结合来的!”

    “啊?这”

    包括蔡司马在内的几人,吃了一惊。

    “怎么,你们不信水稻可以结合?”

    “不是太子,水稻怎么结合,不是种下去就能生稻米吗?”

    “是啊太子,水稻又没有那个,那个”

    “呵呵呵”

    李承乾听到几位资深稻农的话,一阵轻笑,而后摆手打断了他们的话,道:“其实,水稻也分公母的,你们之所以没有关注这一点,是因为水稻开花授粉的是那些飞虫,而非人力。”

    “那依太子之言,我们要研究高产水稻,得人力授粉了?”刘五率先抓住了关键点。

    李承乾诧异地看了他一眼,点头道:你说得不错,但也不全对。研究高产水稻,需要人工授粉,但研究出来之后,就跟正常的水稻种植一样了,不需要人工授粉了。”

    “那敢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