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五章 夜趋河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五章 夜趋河阴 (第2/3页)

破了,站都站不直。刘羡身着戎服握着刀立在马上。

    司马越环顾四周的黑夜,对刘羡道:“太尉,我们已经派出三拨斥候,但都没有回来。你说,是不是河阴的防御森严,我们已经打草惊蛇了?眼下去打河阴,我们会不会中埋伏?”

    刘羡沉思片刻,回顾这一路行来,他并没有觉得露出任何马脚。战场上什么意外都有,眼下的情形,更像是天气恶劣,导致斥候一时难以返回。故而他道:“司空想太多了,斥候不返,主要是我们不断行军,又夜黑风高,使他们迷失了道路。这么短的时间,就算打草惊蛇,他们来不及设伏的。”

    司马越仍是犹豫,问道:“可即使如此,天色如此之黑,斥候都看不清情形,我们想要趁势夺营,恐怕也很不容易吧!要不要再等等?或者天明了我们再看?”

    刘羡却摇头道:“兵贵神速,我军距离河阴已经如此之近,一旦天亮,两万人,藏也是藏不住的。现在绝不可能再有所犹豫,只能设法进军。”

    他见司马越下不定决心,难免有几分轻视,但还是跳下马来,对司马越劝说道:“想要和张方作战,必须要解救出在河阴的人质。司空,你之前和我说,要保全社稷,可如果百姓都没了,哪里还有社稷可言呢?要是把这些人都救下来,才会有人念你的恩,不然想取代骠骑,也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司马越闻言,顿时沉默不语,显然不知道怎么反驳,但仍是有些害怕。刘羡心想:也不是人人都是司马乂,自己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他能坚持这么久,一直到这里,也算是宗王中的佼佼者,自己也不必奢求太多。

    于是刘羡沉思片刻,又说道:“这样吧,我领三千骑兵在前面探路,司空领着大队在后面接应,如果我前面交战上了,您也能听见。若是我作战不利,您就在后面接应我撤退,可若是敌军大乱,您就率军压前,如何?”

    司马越闭上眼睛,揉着自己的膝盖,似是在思考刘羡的提议。而刘羡站在司马越身前,双眼凝视着他。空气寒冷湿润,旁边的亲信骑士也都在焦急地等待两位主帅的命令,战机稍纵即逝,一旦错过就不能后悔了。

    过了片刻,司马越回答说:“太尉是百战名将,那就听太尉的吧!我只是以想着稳妥为上,对百姓社稷的顾念,也是丝毫不弱于太尉的。”

    刘羡大喜,顿时再次扭身上马,点出前驱三千骑,随即向河阴城奔驰而去。

    刘羡令骑兵们都舍弃副马,带上轻甲和武器,一路向北飞驰。不久,大河哗哗水声传来。风停了,月亮没有露头,昏暗之中,可以看到地上的光亮极为显眼。借助这点光亮作为指引,河阴城池最终映入眼帘,眼下的场景顿令刘羡倒吸一口凉气。

    这并不是因为河阴的兵力雄厚,防御极为严密,恰恰相反,是河阴的防御显得有些过于薄弱了。

    河阴城坐落在大河南岸,城下的营垒并不严密。可以看到,西军们并不是像传统的营垒一样,营与营之间相互照应,如众星拱月般形成一个方形或者圆形。而是首尾相连,形成了一条细长的线,这条线沿着北面的河滩,画出了一道封闭的圆弧。

    而在这道圆弧内,便是被强掠看押着的十余万百姓。

    这是何等凄凉的一副场景啊!

    在这样寒冷的冬日里,这十几万人如同牲畜般被圈禁在河滩上。他们没有房屋,西军士卒自然也不会给他们搭建营帐,也不允许他们到山上自己拾木。结果就是,这些被挟持的可怜人们,连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他们只能利用一些顺流而下的烂木头,还有河滩上的芦苇,勉强搭一些弱不禁风的棚子。可刚刚的一阵狂风,就又让人暴露在冰天雪地之中了。

    须知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士家家属,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受到牵连的无辜百姓。他们多是妇孺老幼,被掳掠时又多毁坏了衣裳,如今衣不蔽体的他们,如何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中怎么生活呢?无非就是抱团取暖罢了,可又有多大的效果呢?

    刘羡来时,依稀可以看到,河滩上已经有不少冻死的尸体,就杂草般伏倒在河滩上,根本无人管理。若再这样持续下去,恐怕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