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决战之后 (第3/3页)
对此也能够接受,他确实有不可推卸的指挥失误。
他只是没想到,追责竟然会发生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急。看来,邺城那边的反对派们,早就在磨刀子了,不管自己打不打荥阳这一仗,单凭着邙山一战的失败,他们就欲致自己于死地。
想到这,陆机不难推演出下一步:等大军全部散走后,很快还会有使者过来。
他们是给自己一个痛快呢?还是要把自己先抓起来定罪呢?
陆机用手扶着门柱,半晌没有动。而沉默的时候,其余人也或多或少反应过来了:成都王不用堂堂正正的方式解除陆机的兵权,而是暗地里越过陆机转移军队,这哪里是追责?这是预防谋反啊!恐怕那边已经下杀心了。
不管怎么说,陆机平日提携同乡,在吴人中还是很得人心的,这些江南士人都不忍弃他而去。孙拯就建议道:“大都督!既然那边要杀人,我们还在这里等着干什么?干脆赶紧走吧,我们回江东去!这些北人不把我们南人当人看,我们早就受不了了!”
“现在石冰肆虐江东,晋室朝廷无能为力,以您的声望,回国号召那些江东旧族,拥立孙氏之后,何愁不能复国呢!”
“复国?”听到这句话,陆机终于有了反应,他把低垂的眼眸抬起来,看了看周遭的亲信,徐徐摇头道:“我这辈子做了那么多错事,但也没有必要一错再错。天下纷乱了近百年,好不容易才重新一统,若不能彻底消弭战端,割据一方又有何意义?”
说到这,他惨笑一声,自嘲道:“更何况,大将军到底对我有大恩,他若要拿我的命,那就拿去吧!”
凭心而论,其实孙拯的建议不是没有道理。晋室平定江东不过二十年,孙吴的许多士族都还存在着,并且保有相当的力量。如义兴周氏、山阴贺氏、秣陵纪氏、吴郡顾氏,乃至于张昭之后的彭城张氏、鲁肃之后的临淮鲁氏,都和他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以陆机在洛阳活动多年,为南人们牵线搭桥的人情,加上这么多年内吴人对遭受晋室排挤的不满,想要回吴地起事,其实并非痴人说梦。
但陆机从没有想过造反起事,他一直只想振兴自家的声望,令陆氏重新跻身一流士族的行列罢了。自己这一代失败了,还有后来人,只要家族还能传承下去,就还有复起的机会。若是造反失败,那恐怕就给家族带来了灭顶之灾,无人能够幸免了。
想到这,陆机面露平静之色,尽力安抚众人情绪,转头对儿子陆蔚他们说:“不用担心,再怎么说,大将军也是个仁善之人,说不定是我们想多了,最后不过免职卸任罢了。”
于是众人各自回到房间,等待最后的审判。
过了一会儿,怀县的士兵都走得差不多了,哪怕是陆机本阵的士卒,陆机也没有拦着,都放任他们离去。这使得他身边仅剩下百余人。
事情至此,怀县的官员们也看出不对,他们猜测陆机已经要失势了,可能会招来灾难,私下里就在讨论,要不要赶紧划清界限,将他们赶走。但县令很喜欢陆机的诗赋,说:“能写出这样华美文章的人,都是神仙下凡,我们若是这么无礼,以后是要遭天谴报应的。”于是到底留下了陆机一行人。
甚至他还亲自来给陆机敲门送饭,想趁机求一副字帖。不料来的时候,发现陆机和衣躺在榻上睡着了,他就把饭菜放在案上,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突然一阵凉意,使得陆机惊觉而起,他站起身来,快步走到窗前,推开西窗。霎时,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映入眼帘,阴沉的天空中,不知何时开始,飘洒下铺天盖地的大雪,已在大地万物上点缀出无数晶莹,空旷的大地与远处的山峰,顿给人一种茫茫无着的寂寥感。似乎人就是这无数雪花中的一朵,转眼就湮没消失了。可即使如此,每一瓣雪花依然如此美丽与不可取代。
陆机看着雪花在天地间缓缓铺垫,渐渐积起一片不可忽视的璀璨白色,直到天色昏暗,天空呈现出青黑色,一切事物的轮廓都变得隐隐约约。只剩下大地间这黯淡却又分明的白色。
倚窗而立的陆机,似乎陷入了沉思,直到一阵敲门声,才使他惊觉。
“大都督,邺城的使者到了。”孙拯于门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