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与研究院不同的道路 (第2/3页)
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方向、以及技术驱动的纯粹性。
但乌托邦可以实际一些、自由一些、去追逐一般商业。
哪怕是令人垢病的“娱乐业”,也不可否认在未来十年的爆发式增长,就从明星片酬的指数级上升就能管中窥豹,而明星片酬也不过是產业链中被推到台前的一小部分罢了。
...这行永远存在,反倒说不定乌托邦集团能搞得舒心一些。
而且这些东西也是最容易利用先知先觉因素的了,他不会精力,但投什么、拍什么、签谁,
递上来个表格给他瞄一眼就够了,让乌托邦集团多挣点钱何乐而不为?
重生这么久了,传统爽文男主的剧本终於到位了。
“我再说最后一点,这个算远期规划。”
吴越:这tm不该“五”了么!
回答我!
翟达指了指脚下:“研究院的技术研发实力,可以作为乌托邦的一个支撑,乌托邦的各领域业务,也可以成为成果转化的支点,以后会有机会,做些有技术含量的活。”
在翟达的未来畅想中,研究院是一根擎天柱,捅破百年格局,引领技术跃迁。
而乌托邦更像是一张网,串联更多的人,串联更多的產业,也影响更多的生活角落。
乌托邦的话题暂且结束,今日还剩一个小议题,就是李海莉的工作了。
她將担任研究院新成立的“公共关係部”部长。
虽然手底下没多少人。
研究院內大多都是技术人员,没有合適的人选,她自己从深城带回来了五个心腹將会是主要班底。
这些人以前未必是搞公关的,但李海莉愿意带回来,要么是配合的好,要么是特別忠心,终究有能发挥作用的点。
从此以后,研究院就有了专门的舆情监控及公关团队了,网络舆情的监督和预警將会成为常態化工作。
当然私下里可能还要涉及什么“gg”基金会啊、“汝窑大阵啊”、“寧愿在新能源车哭,不愿在油车上笑”之类的额外工作。
无双上將正式入座。
当天晚上,翟达为眾人接风洗尘,地点也很有趣,吴越家的“老字號土菜馆”。
吴越爸爸就和许多朴实的家长一样,儿子意外做出一番成绩,並没有改变他的生活方式,面对已经让他看不懂的种种,吴爸执的认为“孩子是孩子的,自己这点虽然看不上,但也给孩子有条退路”。
甚至因为年纪不小了不想搞太累,土菜馆的面积都没有增加,还是那个老地方,还是那张老菜谱。
吴爸看到熟悉的面孔,立刻兴冲衝起来招呼,脸上一直掛著笑,却又好似说不出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