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无双上将 (第2/3页)
得对,汽车的核心技术已经十几年没有什么重要突破了,当然不是说毫无变化。
挤牙膏也是挤,你觉得没有,但多少还是能捏出一两滴的。
外形和内饰在缓慢迭代,剩下的诸如倒车影像这样的东西也不错,底盘调教一类的多少也算,就像食堂的西红柿鸡蛋汤,勺子探底慢慢捞,能出点东西。
不过那是放在十几年跨度里,作为理论上应该“以技术驱动”的行业里,依旧堪称龟速。
以这潭水的浑浊程度,研究院造车想要从已有体系里获得技术支持,是很难的。
好的有钱也不会给你,差的又太拉胯,翻译过来就是要交学费。
至少先捉摸个几年,把传统汽车工业的一些路再走一遍,各个供应商先拜拜码头,才能有生产能力。
但翟达思路却不一样。
我有说过我要造好车么?我对成绩都没有要求,凭什么要我交学费?
他和万部的计划里,不打算死磕国内,甚至不打算死磕产品。
降低标准,降低要求,先在海外试水。
高举意识形态大旗,为海外送去他们最需要的环保。
甚至,可以不挣钱。
只要能在海外卖出10辆车,就能在国内引起新闻关注,流量自来。
只要能卖出100辆车,就会营造出一种产品出海的“国际感”。
若是能卖1000辆,那是中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开始,国内会出现拥趸和。
1万辆?道德高地将会无可撼动,对国内合资企业将形成舆论的碾压。
一根筋变两头堵。
你别问我为什么是绑着6831块笔记本电池,卖豪车的价格,你就说环不环保吧。
这套打法,意识形态是关键,“环保”二字会深刻的体现在产品的每一寸,甚至他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些“点子王”。
最保守的预计下,这个项目会短期微亏,但长线运营下,亦有着创造神话的机会。
甚至整车方向亏损,亦能给其他板块带来收益,新能源旗帜的提前竖立,对研究院的“碳化硅”、“操作系统”都是全新的庞大市场。
就当“整车制造”是在给零部件供应链出“广告费”,也是不亏的。
若是去看更大的利益,更不用多言。
他手上已经拿着许多牌了,电机、车机、电控,还有【机械核心】抄作业,其实产品力不会差,更不会真的绑着笔记本电池造车。
此事需要一定时间,不过有些东西可以提前启动一下了。
动手之前,先动嘴
不过正想着这事儿该怎么安排,翟达突然卡壳了。
纯粹的“技术驱动”,给研究院带来了许多好处.但猛地一下,想干点不一样的事儿,好像又发现自家“太纯粹”了点.
这种活.
对了!我还真有一员无双猛将!!
——————
深城,著名的华强北商圈不远处,新亚洲大厦。
这栋半老不老的楼,就是机械核心研究院驻深城分公司的地址。
地方不大,大概也就两百来平米,20号人,组成了分公司的全部。
比起“宗门圣地”蔚蓝之眼,这里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