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章 生命的底层代码:电解质“离子编程”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八十章 生命的底层代码:电解质“离子编程”系统‌! (第3/3页)

离子通道瞬间开放,钠离子内流使膜电位反转,类似“1”信号,随后钾离子外流恢复静息,类似“0”信号。

    代码执行速度,神经元每秒可传递一千次动作电位,肌肉细胞则依赖钙离子触发收缩,这就是CPU时钟频率。

    —

    离子泵,是维持“内存”的电源管理。

    钠离子、钾离子-ATP酶,也就是钠钾泵,每消耗1个ATP(生物能量),泵出3个钠离子、泵入2个钾离子,维持细胞内高钾离子、外高钠离子的梯度,

    这就是计算机的电源管理芯片!

    —

    电解质编程的“高级语言”,就是生理功能调控!

    神经计算,是离子流动,是信息传递!

    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触发钙离子内流,促使囊泡释放神经递质。

    就例如肌肉执行,钙离子就是“启动指令”。

    骨骼肌,动作电位→肌钙蛋白结合→肌动蛋白、肌球蛋白滑动→收缩。

    —

    更深层次的。

    基因表达调控。

    电解质就是作为“表观遗传开关”!

    镁离子是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的必需辅因子,缺镁会导致基因复制错误。

    钙离子信号通路,如钙调蛋白,调控数百种基因转录,影响细胞增殖、免疫反应等等。

    ………

    吴文曾深入思索过。

    为何大自然会选择电解质作为生命的底层代码?

    经过吴文的推演分析。

    发现这背后的缘由,其实并不复杂。

    核心就在于其物理可行性。

    离子,作为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带电粒子,天生就具备易于跨膜运输的特性。

    它们能够灵活地穿梭于细胞膜之间,为生命活动搭建起一座座桥梁,让信息与能量得以高效传递。

    从能量效率的角度来看。

    钠离子、钾离子梯度所储存的能量,相较于化学键而言,具有更为迅速的调用能力。

    这就好比一个高效的能源储备库,在需要时能够迅速释放出强大的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再谈到可扩展性,从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如那拥有质子泵的细菌,到复杂的人类,均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类似的电信号系统。

    这足以证明,电解质作为生命的底层代码,具有极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它能够随着生命的进化而不断演变、升级。

    从而,这就是证明了:

    生命,本质上就是一台“离子编程”的终极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的输入,是来自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如光线的明暗变化、温度的冷热交替、压力的大小波动等,这些刺激会促使离子通道开启,让离子得以进出细胞。

    其运算过程,则是通过电信号在神经元网络中的整合与传递,引发离子梯度的变化,进而实现信息的处理与传递。

    而它的输出,则表现为肌肉的收缩与舒张、激素的分泌与调节、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等一系列行为反馈,这些反馈共同构成了生命的丰富多彩与复杂多变。

    ……

    电解质,它不仅仅是生命的底层代码,更是进化过程中精心塑造的最优解!

    它就是一套历经亿万年调试与优化的完美生物电系统!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