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深情 (第2/3页)
“既然好听,我再给你唱一遍?”
李晓苒眯了下眼,说道:“我感觉这首歌跟刚才那句话特别配,要是作为旁白加进去,就更好了……”
说着,她闭上眼,轻声呢喃道:“你的出现,让我在有限的时光里,感受到了无限的永……嗯……”
曹阳不等李晓苒说完,直接就亲了上去,用嘴堵住了她的话。
良久,唇分。
“既然时光有限,那就珍惜这有限的时光,咱们抓紧……嗯,我刚才听你唱歌,感觉你的发音部位有些不对,我教教你。”
说完,也不给李晓苒反应时间,拦腰抱起她就往卧室走去。
“嘻嘻嘻,曹阳,你今天怎么这么帅呢,怎么看你都看不够……”
……
国内3月份算是票房的淡季,不是好档期。
然而,《星运里的错》却爆了,引起了观影热潮。
这部电影若是放到十年后,就算是能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国内媒体和网络上也肯定有不少吐槽狗血、虐恋的。
说不定还会有人吐槽是绝症濒死青年男女过家家,意淫,不切实际之类的。
但现在不会。
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光环还是非常唬人的,至少对这个时期的影评人是这样。
嗯,主要是这个时期的影评人,要么有留学的背景,要么有去国外交流的背景,要么就是纯粹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特别推崇好莱坞以及奥斯卡。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但是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
我在人群中看到了他的火,我快步走过去,生怕慢一点他就会被淹没在岁月的尘埃里。
对的人只要遇到了,无论何时,就是最好的时光。
梵高给提莫信里的这段话,特别适合《星运里的错》。
错误的人生,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生命虽然短暂,你的出现,让我在有限的时光里,感受到了无限的永恒……
曹阳导演真是一个全能的天才,他制作的这部根据改编的电影,虽然看起来是悲剧式的结尾,但大家一开始就知道不是吗?
所以我才要说,哪怕是从电影一开始就猜到了以悲剧收尾,但却是一部浪漫到了骨子里的电影。
我已经非常非常期待,下个月上映的拿到了柏林最佳导演和柏林影帝的《情系海边之城》,听名字就是一部浪漫到极致的电影。
就像我所说的,曹阳导演是与众不同的天才导演,我相信他的电影,会有一种我们意想不到的浪漫。”
这是一个在圈内公认的极有才华的影评人写下的影评,一时间引起了众多观众的共鸣。
凡是看过这位影评人的影评的人都认为,这位影评人若是转行当导演,说不定又是一位“宁昊”似的天才。
这位天才目前正在北大攻读影视学方向的博士,影评写的非常有水准。
为什么说他是“宁昊”似的天才,而不说是“曹阳”似的天才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跟曹阳年纪差不多大,曹阳目前取得的成就,无论是票房还是奖项方面,都已经是众人仰望的存在了。
国内影视圈基本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百年内很难再出一个“曹阳”。
说他是“宁昊”似的天才,也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期待和夸赞了。
要知道宁昊可不仅有一部票房过亿的《疯狂的石头》,还作为副导演和执行导演,拍了拿到金狮的《圣殇》。
另外,他作为曹阳的固定班底,以副导演的身份,几乎全程跟着曹阳拍摄了好莱坞的那几部经典电影。
并且,他还以执行制片人的身份,在制作一部据说投资预算两亿美元的超级大制作。
国内这些影视人,谁能接触到这样的资源?谁能有这样的履历?
“将死之人,一句告白、一个亲吻、一次拉手,都是奢侈……
《星运里的错》,一部看起来不是那么浪漫的电影,却是很少见的把视角投到患有绝症的青年群体。
对于这样关注少数可怜群体的电影,要求有戏剧冲突是荒唐可笑的,但整部电影在没有太多传统戏剧冲突的基础上,做到了关怀以及特殊的浪漫。
全片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催泪弹,一直穿插着大大小小的幽默直到最后。
我们能从电影中看到,拍悲情的东西,不要煽情,你要拍出悲情中的坚强;拍勇气的东西,你也不要煽动,要看到勇敢中的软弱。
在笔者看来,这部电影能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是实至名归的。”
这是京城青年报上刊登的一篇影评,之后又被网上转载,也被“曹阳吧”转载置顶。
这篇影评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部电影的“朴实”。
行吧,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你看完一部电影或一篇文章,只觉得还不错。
但是,当有一篇能说到你心里去的“解读”出现后,那么再看这部电影或这篇文章,你就会恍然大悟:妙,实在是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