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516章 鸟官人皇;你跟魔道讲武德?【9k】 (第1/3页)
西海之滨的穷桑神国,岁月静好,仿佛被洪荒世界的喧嚣与战火遗忘。
那个被五色凤凰环绕而生的孩子,在母亲皇娥的慈爱与那位神秘“白帝之子”的教导下,安然成长。
他依旧叫少昊。
少昊不像寻常孩童那般嬉闹,反而对音律与秩序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
当父亲吹奏玉箫,仙乐飘渺之时,尚在襁褓中的他便会停止啼哭,静心聆听。
仿佛能从那音符的起承转合中,窥见天地至理。
母亲皇娥纺织七彩云霞,经纬交错,丝毫不乱。
他便能坐在一旁看上一整天,眼中闪烁着对“规则”与“和谐”的领悟之光。
少昊的父亲教他的并非争强好狠的神通,而是“以乐通神,以律治世”的大道。
在少昊的印象中,父亲总是穿着一身纤尘不染的白衣,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
他告诉少昊,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并非毁灭,而是构建秩序的和谐。
“万物皆有其声,万法皆有其律,能聆听万物之声,掌握万法之律者,方能成为真正的王者。”
于是,少昊的童年,是在琴瑟和鸣与机杼声中度过的。
他以凤鸣为曲,以潮汐为拍,谱写出的乐章能让百鸟汇聚,万木朝拜。
他观摩母亲织布,领悟出的法度能让散乱的灵气自动归拢,形成稳固的阵法。
他天生便亲近金德之气,代表着收敛、肃杀与无上的秩序。
这使得少昊性情沉静,处事公允,宛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静待着属于他的时代。
而对于少昊的一切,远在帝都的轩辕都看在眼里。
轩辕并未急于将这位天命所归的继承人接入帝都。
“真正的君主必须脚踏实地,亲眼见证人道的广阔与复杂。”
他对着身旁的风后轻声说道。
于是,在少昊长至少年之时,三位特殊的老师悄然来到了穷桑。
第一位,是文道之主仓颉。
仓颉穿着一袭儒雅的青衫,四目神光湛然,他教的不是文字的写法,而是文字背后承载的“道”。
仓颉让少昊明白,人皇的每一个政令,都如同一字一句,必须承载其“道”,方能言出法随,泽被苍生。
第二位是兵家大贤力牧。
他身形魁梧如山,穿着一身朴素的兽皮甲,身上带着久经沙场的铁血之气。
他教的不是杀伐之术,而是“止戈”之道。
力牧为少昊推演涿鹿之战的始末,让他看到战争的残酷与无奈,也让他理解,兵者非为征服,而是为守护。
力牧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沧桑,沉声说道:“真正的强大,是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是建立一个无人敢于挑战的强大秩序。”
第三位是此时的百官之首风后。
他教的不是权谋之术,而是“衡平”之法。
风后向少昊展示了轩辕所创立的百官体系是如何运转的,度量衡的统一带来了怎样的便利,法典的颁布又如何安定了人心。
他让少昊懂得人皇之心当如一杆精准的天平,不偏不倚,衡量着万族万民的利益,维持着整个人道的动态平衡。
在三位大贤的教导下,少昊离开了安逸的穷桑,开始游历天下。
他以一个普通学子的面貌,穿着简单的麻衣,行走在人道繁荣的大地之上。
他见过一言九鼎,化解部落纷争的官员;也见过贪赃枉法,鱼肉乡里的酷吏。
他见过万族通商,互通有无的盛景;也见过因习俗不同,而产生的隔阂与冲突。
一次,两大部落因一片富饶的猎场归属而剑拔弩张。
少昊闻讯,主动进行劝架。
他并未直接裁决归属,而是取来一架古琴,当着两族族人的面,盘膝而坐,开始弹奏。
琴音初起如春风化雨,消弭了众人的戾气。
琴音渐高如金戈铁马,演化出战争的惨烈。
琴音转柔如炊烟袅袅,描绘出和平安宁的景象。
一曲终了,两族族人倒下一片。
他们的首领更是激动坏了,留下了“真诚”的泪水:
“别弹了,我们不打了,真不打了!!”
少昊起身,笑问:“大家愿意讲和了?”
两位首领果断点头:“愿意!”
不愿意的话,等会儿他们也得躺下。
少昊见之,欣慰地点点头:“父亲说得对,音乐果然是有力量的,能感动他们。”
两族首领站在原地,连连摆手:“我们不敢动,真不敢动!”
少昊趁机站起身,声音清朗地提出,将猎场划为共有,按季节轮流狩猎,并制定详细的规则。
“都按你说的办。”双方皆心悦臣服。
此事由仓颉记载,最后传回陈都。
正在批阅奏章的轩辕闻报,忍不住抚掌大笑。
他将手中的朱笔放下,神情欣慰地说道:“孺子可教,人道可托!”
于是,轩辕将少昊亲自接到了陈都,放在身边培养。
一晃,就是千年时光。
~~~
混沌战场之上,一场决定性的战役落下了帷幕。
玉宸道君以身化剑,一式“截天”,将不可一世的【剑之魔神】连同其本源世界“万剑归墟”一同斩断了与混沌大潮的联系,将其彻底放逐于无尽虚无。
此战极大地震慑了混沌魔神阵营。
他们意识到洪荒圣人的实力远超想象,每一次看似不经意的出手,都可能造成他们无法承受的损失。
同时,女娲的“混沌海盗团”与玄卿的“垃圾回收协会”在敌后战场搅得天翻地覆,无数魔神世界被洗劫一空,后勤补给线被严重破坏。
正面战场上,太微天庭与人道联军配合愈发默契,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内忧外患之下,天道精不得不下令,暂时收缩战线,从全面进攻转为重点防御。
一场席卷诸天万界的浩瀚战争,终于迎来了一个宝贵的休整期。
这正是轩辕等待已久的时机。
陈都,人皇殿。
轩辕身着那件绣有日月山川的玄黄帝袍,召集了所有重臣与万族代表,郑重宣布了两件大事。
第一,他将正式退位,传位于穷桑之子少昊。
第二,为巩固人道三皇时代所奠定的无量气运,他将择日前往万山之祖——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告祭天地,昭示人道之功绩。
消息一出,四海皆惊。
万民虽有不舍,但也明白人皇更替乃是天道循环,人道发展的必然。
而封禅大典,更是前所未有之盛事,它不仅是轩辕个人的功德圆满,更是对整个人道文明的一次终极肯定。
人皇敕令发出,一封封由仓颉亲手书写的,蕴含着文道伟力的请柬,化作金光,飞向三界六道。
天庭、地府、四海龙宫、东西昆仑、五庄观、北冥、西方灵山……凡是在洪荒之中有头有脸的大能与势力,尽皆收到了邀请。
其中,一封最为特殊的请柬,穿过幽冥血海,越过黄泉路,跨过奈何桥,径直飞入了幽冥地府的南方鬼域。
正在操练亿万鬼兵的南方鬼帝蚩尤,感受到了那熟悉的人道气息。
他身穿一身漆黑的鬼帝战甲,甲胄之上雕刻着狰狞的鬼面。
蚩尤伸手接过请柬,打开一看,那龙飞凤舞的字迹与其中蕴含的皇道威严,让他沉默了许久。
“人皇轩辕,封禅泰山……”他低声念道,眼中赤红色的光芒闪烁,其中交织着复杂难明的情绪。
有感慨,有释然,也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欣慰。
“一个时代,终究是结束了。”蚩尤将请柬小心翼翼地收起,转身看向麾下那八十一位早已修成鬼帅,煞气冲天的兄弟。
“传我将令,点齐兵马,随本帝……回人界一趟。”
他的声音依旧雄浑,却少了几分昔日的暴戾,多了几分身为一方帝君的沉稳与威严。
蚩尤要去见证老对手的荣光。
也要以“地府代表”的身份,宣告阴阳两界对人道大势的共同认可。
~~~
泰山之巅,封禅祭坛早已筑起。
此坛非由凡土俗石,而是以人道功德凝聚,以万民信仰铸就,高耸入云,上接天心,下连地脉。
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自泰山脚下,一条由无量功德金光铺就的御道,直通山顶。
黎明时分,一支前所未有,威严壮丽到了极致的仪仗队伍,出现在了御道的起点。
天空之上,五色凤凰盘旋飞舞,巨大的羽翼遮蔽了天日,洒下无尽的祥瑞霞光,它们口中发出清越的凤鸣,仿佛是在为这场盛典奏响最华美的乐章。
这便是人皇轩辕最后的巡行,是他一个时代功绩的极致展现!
轩辕身着最为隆重的玄黄帝袍,头戴平天冠,静静地端坐于象车之上。
他目光平和,扫过沿途前来观礼的万族生灵,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对着他们微微颔首。
当车驾行至御道中段时,他看到了早已等候在此的蚩尤。
【就知道你小子没死!】
轩辕哈哈大笑。
他指了指御驾前的一面蚩尤旗,还有一尊神位。
蚩尤看了看,嘴角咧到了耳后根。
【行了,赶紧封禅吧。】
【天地诸神都等着呢!】
象车继续前行,缓缓登上了泰山之巅。
祭坛之上,新任的人族共主少昊早已身着金德帝袍,在此恭候。
他的身后,站立着风后、力牧、仓颉等一众人族重臣。
祭坛之下,四方云海翻腾,无数道强大的气息显现。
东方,应龙王率领四海龙族前来观礼;西方,九天玄女下降人间。
南方,凤族各大长老齐至;北方,鲲鹏扶摇而来。
更有五庄观镇元子,脚踩祥云,手持拂尘,含笑而立。
冥河教主亦自血海之中,派来了阿修罗王,以示敬意。
天空之中,紫气东来三万里,三清天尊的道场虽未亲至,却有三道蕴含着无上道韵的仙光垂落,化作三朵金莲,悬于祭坛上空。
阐教十二金仙皆到。
广成子手捧崆峒印,将之交给轩辕。
娲皇宫中,一道造化神光飞出,化作一株七彩宝树,扎根于泰山之侧,为人道增添福运。
西方灵山,接引、准提两位圣人双手合十,口诵道号,两道金色佛光化作两株菩提树,与那七彩宝树并立。
这一刻,万神来朝,诸圣同贺!
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