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6章 进驻卢龙(万字大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86章 进驻卢龙(万字大章) (第2/3页)

热闹了起来。

    “朝廷又要征募民夫了!”

    “俺来看看!俺看看是征募什么的!”

    “俺也来瞅瞅!”

    “这次还是河工和路工吗?”

    洛阳城十余里外的乡下,在乡正带着巡检张贴好朝廷的告示后,乡内百姓便成批涌到了村口。

    他们开口询问着,因为看不懂字,所以只能等待乡正和巡检开口介绍。

    “让俺进去!让俺进去!”

    上百人围成一团,不过人腰高的孩童也在奋力穿梭,最终从前方人胯下钻到了告示牌前。

    告示牌前有五名乡兵正在维持秩序,不让百姓上前挤倒乡正和巡检。

    平日里鲜少能见到的张乡正,此刻站在告示牌前,示意安静过后便开口道:

    “河北四镇作乱,朝廷如今征募民夫,每日二十枚钱。”

    “啊?!”

    “当行军的民夫,俺不去……”

    “俺也不去,那是会死人的。”

    “没错没错……”

    原本还十分热情的乡民们,听到要去战场后,纷纷偃兵息鼓。

    乡正见状,不由得皱眉道:“莫不是忘记了曾经的苦日子?”

    “此次为汉王亲自领兵,况且汝等只需要将洛阳粮食运到怀州即可,最多只要半个月的时间,路途主要还是乘坐舟船。”

    “若是因尔等怯懦导致兵马不足,河北大军南下,汝等的太平日子便到头了!”

    乡正的话,并未掀起多少波澜,对于乡民们来说,北边的事情距离他们十分遥远,他们更在意眼前的事情。

    “马上就要春耕了,俺们要是去了,家里人必然忙不过来,耽误了春耕。”

    “是极!俺不去!”

    “俺也一样……”

    只是几年太平日子,这些曾经的流民,便已经忘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

    这种时候,反倒是那奋力挤到告示牌前的孩童忍不住左看右看,最后叫嚷道:“俺看你们都是鼠辈!”

    “嗯?”众人听着这稚嫩的声音,纷纷诧异看向他。

    他人不大,却气势很足,双手插在腰间:“俺记得你们平日都说要报答汉王,现在汉王需要你们,你们却都不敢去了,都是鼠辈!”

    “嘴上没毛的小娃娃也敢在这里指点俺们?”

    一个身材并不高大的乡民想上前教训他,却被巡检持长枪拦住。

    乡正见状,也忍不住摇头道:“众多的男子,却不如个娃娃!”

    “运粮来回不过半月,如何能耽误汝等春耕?”

    “更何况半月赚数百钱,都能买七斗粮食了。”

    乡正与孩童的话,倒是让不少人脸上抹不去,只能小心翼翼询问道:“只运粮到怀州就行?”

    “自然!”乡正不假思索,随后对众人道:

    “自汉王东进以来,衙门哪次办差曾蒙骗过汝等?”

    乡正的话,确实让四周乡民都交谈了起来。

    自汉王东进,所承诺的均田、发种、蠲免、减赋税、改两税、废徭役等政令都纷纷实现。

    正因如此,那些逃入山中的百姓也大多下山,河南府从黄巢之乱后的十余万口百姓,不过两年多时间便增加到了二十余万口。

    上游乡的百姓,也大部分都是从山中逃出,被安置在此的百姓。

    原本上游乡的土地都属于那些达官贵人,后来都被汉王均分给了他们,每口不论大小都分到了六亩地。

    昔年的苛捐杂税都消失,最耽误他们生活的徭役也都被废除。

    这些实打实的实惠落到他们头上时,他们根本不敢相信,直到现在都还有不少人觉得是在做梦。

    百姓虽然容易被蛊惑,却也最能感受到谁当政对他们有利。

    起码昔年唐廷和后来的黄巢都做不到汉王这般,他们自然应该帮助汉王。

    “直娘贼的,算俺一个!”

    “还有俺!也算俺一个!”

    “俺也一样……”

    不多时,原本还在犹豫的乡民,此刻纷纷踊跃报名了起来,而乡正则是一一为他们登记,同时拍着胸口保证只运粮到获嘉县。

    在他的保证下,上游乡很快便陆陆续续来了二百多人报名,要知道上游乡总共也不过四百多个丁口,几乎来了一多半的人。

    登记造册过后,张乡正看到那孩童还没走,不免蹲下身子笑道:“小娃娃还不回家吃饭?”

    “俺也想当民夫!”孩童昂首挺胸,宛若小大人模样。

    张乡正与巡检、民兵等人闻言纷纷大笑,孩童见状咬牙道:“你们瞧不起俺!”

    “哈哈哈,倒也不是。”张乡正见他生气,连忙安抚他道:“朝廷有令,十六以上方能担任民夫,小娃娃你才几岁啊?”

    “俺六岁!”孩童有些气馁,张乡正见他如此则是揉了揉他那本就乱糟糟的头发。

    “那便再等十年,十年后你就能当民夫了。”

    “哼!”孩童轻哼:“十年后俺不要当民夫,俺要当兵!”

    “当兵得十八才行,哈哈哈。”巡检笑着打趣,孩童质疑般的看向张乡正,却见张乡正点了点头。

    “汝年纪尚幼,若是真的要当兵,得等十二年才行。”

    “好!那俺十八岁再来找你!”孩童虽然气馁,却依旧提着一口气。

    张乡正见他这般,心里也不免生出几分好感:“你唤什么姓名?”

    “俺家人叫俺大郎,俺叫王泓!”

    “好好好!某记住你了,日后你若有不懂的便来乡正所找某!”

    张乡正笑呵呵对王泓说罢,随后便见王泓应下:“俺会去的!”

    不等张乡正回答,便见他撒腿往乡内跑去,而张乡正则是笑呵呵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问道:“这是哪家的娃娃?”

    “乡尾刚搬下山不到半年的王家人,平日就性格跳脱,叫嚷着要上战场。”

    “倒是个有志气的。”张乡正轻笑,随后便与众人各自解散,往乡正所赶了去。

    与此同时,如上游乡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许多百姓虽说不愿上战场,但得知此次是汉王领兵,顿时便热情了起来。

    不过三日时间,东畿地区的五万民夫便已经征募完毕,并向洛阳靠拢而去。

    不仅如此,诸如怀州、泽州征募的民夫也很快凑足了数量。

    如此大规模的征集民夫,自然瞒不过紧邻河阳的魏博镇。

    “当初某说不要响应,汝等偏偏不听,如今却弄了个虎头蛇尾,让某如何收场?!”

    魏州衙门内,身为魏博节度使的韩君雄此刻正在咆哮。

    得知乐彦祯寸功未立的率军撤回魏博,韩君雄又气又恼,如今又得知朝廷开始大肆征召民夫,他就算用屁股想,也能想到朝廷的用意。

    魏博打完了,如今该朝廷了。

    “黄河已经开始化冻,他们便是想要攻过来,却也不容易。”

    “没错,黄河不好过,他们现在怎么过得来?”

    衙门内的牙将们见韩君雄一直发脾气,顿时也来了脾气。

    哪怕他们知道这件事是他们的错,但他们就是摆出自己没错的姿态。

    韩君雄见他们如此,气得两眼一黑,扶住椅子才没倒下。

    “你们能想到,朝廷难道就没人能想到吗?”

    “他们现在在河阳招募民夫,摆明了要从河阳对付我们。”

    “眼下虽然不知道朝廷会调动多少兵马,但至少不少于万人。”

    “你们近三万人都没能对付得了南边两万人,现在若是朝廷调动数万大军来攻,你们又待怎样?”

    韩君雄想要摆事实,讲道理,可他这种想法注定没用。

    “大不了坚守城内,反正城中粮足,不怕朝廷来攻!”

    “是极!这老天又是大旱又是大雪,今年春耕种不了就种不了,到时候朝廷撤了,我们再南下劫掠,不怕抢不到粮食!”

    “韩大郎莫要夸大,昔元和年间朝廷兵强马壮都收拾不了我三镇,如今拿什么与我三镇争斗?”

    “对了,还有西边的昭义。”

    “没错,还有昭义!”

    牙将们沾沾自喜,觉得以四镇实力,足够对付朝廷,却不想四镇关系并不紧密,若是魏博被朝廷攻打,其余三镇是否出兵还是问题。

    韩君雄显然也早就猜到了这点,故此叫嚷道:“三镇三镇,这些年与昭义、成德摩擦不少,他们凭什么帮你们?!”

    只是一句话,原本还在沾沾自喜的牙将们便变了脸色,韩君雄也干脆坐下道:“说啊,继续说!”

    牙将们面面相觑,此时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见他们都没有话说,韩君雄只能看向寸功未立的乐彦祯:“乐刺史,你说!”

    “某……”乐彦祯汗颜,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若是前些日子牙兵出力,他也不至于寸功未立的北上。

    这些牙兵闲散了几十年,父辈的本领早就忘得一干二净。

    除了身上的甲胄厚实,其它还不如普通的州兵。

    “哼!都说不出话来,那就该某说了!”

    韩君雄冷哼,继而说道:“派使者去昭义、成德,再去联系卢龙的张公素。”

    “张允伸那个老家伙肯定不会支持我们,如今只能依靠张公素那群人了。”

    “备礼的钱粮,各衙门分别出一份,莫要寒酸了。”

    “若是舍不得钱财,等官军兵临城下时,便守着钱财等死吧!”

    韩君雄起身向外走去,留下牙将们面面相觑。

    不过此刻的他也犯嘀咕,生怕这群牙将看自己不舒服,动手把自己收拾了。

    好在直到他走出了衙门,都不见有人对他动手,这才让他松了口气。

    倒是在他走后,有牙将看向众人:“如何?”

    “能如何?!”乐彦祯也来了脾气,若非这群牙将带着牙兵鼓噪,现在哪里有这么多事。

    他起身向外走去,其他人见状也有样学样的离开了衙门。

    魏博的使者很快便赶往了三镇,而此时的三镇则是都在观望。

    不同的是,昭义的卢匡和成德的王景崇是在观望朝廷接下来的动向,而卢龙镇内的诸州刺史则是都在观望幽州张允伸的安危。

    张允伸保境安民二十三年,使得百姓、牙兵、牙将都能得到利益,众人自然不希望他死。

    只是张允伸的年纪摆在这里,八十八岁的他,早已油尽灯枯,只剩一口气拖着。

    “南边……消息……”

    满是药味的卧房里,宛若皮包骨的张允伸,此刻呆愣看着头顶的罗帐,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虚弱的连一句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