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脱甲断袍(万字大章) (第2/3页)
但此刻却宛若天堑。
哪怕是先前骁勇的汉军将士,在面对这不断传来冰裂声的冰面时,也不免有了畏惧的感觉。
“砰——”
“额啊!!”
忽的,正在前进的兖海军方向突然传来冰层破碎的声音,五六名兖海兵卒跌落冰水之中,左右之人纷纷探出长枪,将他们救出冰窟。
只是他们的跌落,似乎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半盏茶的时间里,冰层不断破裂出冰窟,最后干脆成片破碎开来,落水者数不胜数。
谭凯、刘松率领马步兵赶回,见到眼前场景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便得到了李阳春的军令,让他们寻找可以渡河的地方,渡过泗水,尾随朱温而去。
五千马步兵开始兵分两路,一南一北的搜寻起来。
与此同时,朱温算是有惊无险的渡过了泗水,但等他回头时,却见原本整齐的队列,此刻竟然分散开来。
不少兖海军的兵卒跌落冰窟之中,扑腾几下后便没入河中,沉重的甲胄让他们根本爬不上冰层。
原本无事的冰层变得四分五裂,许多兖海军兵卒看着后方的景象,根本顾不得小心翼翼,纷纷亡命狂奔起来。
他们的奔跑,使得本就不坚固的冰层不断传来破裂之声,坠入水中的兵卒数不胜数。
“撤!”
朱温眼看着自己麾下的将士不断坠入冰河之中,他只是心疼了片刻,便在看到西岸数千马步兵一南一北分兵时,直接下令撤退。
“直娘贼的朱全忠!”
“狗鼠,救某!!”
霎时间,被抛下的兖海军兵卒纷纷叫骂起来,而汉军根本不管这些。
眼见朱温撤退,冲上东岸的汉军将士立马以伙为单位结阵,开始与这些逃上岸的残兵搏杀起来。
李阳春眼见朱温舍弃千余残兵逃遁,心里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不免有些焦虑起来。
“节帅,北边八里外有渡河之处!”
忽的,北边有马步兵疾驰而来,大声叫嚷。
“撤军,走北边渡河!”
李阳春已经看到了不少汉军将士跌落冰窟之中,自然不可能从此处渡河。
至于已经渡河的数百汉军,李阳春毫不担心他们。
数百汉军足以收拾被朱温撇下的那千余残兵了,现在他最重要的是扩大战果,最好能把朱温留在兖州境内!
“哔哔——”
哨声作响中,还未渡河的汉军兵卒纷纷撤回西岸,诸多坠入冰窟的汉军将士,则是被示意撤回瑕丘城内休整。
李阳春率五千余名汉军将士北上渡河,而此时率领两千多兵马向曲阜突围的朱温却并未突围太远,便被北边先行渡河的千余马步兵追上了。
朱温令三军边走边以步射压制汉军的马步兵,而汉军的马步兵也不进攻,只是不断尾随兖海军。
彼时他们距离曲阜城不过十余里,但朱温也清楚,以这样的速度,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汉军后续赶来的那数千马步兵追上。
此时此刻,他只能不断催促麾下将士撤退。
“嗡隆隆——”
“直娘贼,结六花阵,以直阵对敌!”
马蹄声嗡隆作响,距离他们似乎越来越近。
朱温眼看四周一马平川,只能咬牙继续下令结阵。
两千余将士结阵,随后开始稳扎稳打的不断向东边七八里外的曲阜城靠去。
只是他们还未走出里许,便见西边大批马步兵乌泱泱追来,朱温顿时不敢动阵,令三军原地驻守。
四千马步兵汇合后在外围将他们包围,指挥他们的谭凯见状,当即命令他们下马休整马力,在数百步外与朱温对峙。
朱温见状,立即下令向东缓慢移动阵脚,而谭凯也不着急,就这样看着朱温麾下兵马不断挪动阵脚。
待到朱温挪动阵脚走出里许,他又率军从容追了上去,随后原地驻跸,继续看着朱温挪动阵脚。
结阵移动,这对兵卒体力的消耗无疑很大,朱温自然清楚。
只是曲阜近在咫尺,若是能撤入曲阜中,等待东边朱存率军驰援而来,他兴许还有报仇的可能。
实在不行,他就只能抛弃兖州、沂州、海州,北上为葛从周他们解围后,率大军撤往密州了。
想到这里,朱温咬牙继续指挥兵马向东前进,随后又见他向东挪动二里,远方曲阜城已经清楚可见。
这时,又有四千马步兵在刘松的率领下抵达此处,与谭凯汇合后,双方兵马已经达到八千之数。
“大功就在眼前,难道要将其放走?”
“节帅有令,等他赶来方可动兵。”
谭凯试探性询问刘松,刘松虽说许多时候觉得李阳春有点专断独行,但对军令却不敢违抗。
见他如此,谭凯只能忍住冲动,继续等待着。
两刻钟很快过去,朱温率军向东挪动三里,距离曲阜已经不足二里。
谭凯见状,只能开口唤道:“即便不出兵围攻,也要阻止他逃入曲阜才是!”
“这……”刘松有些迟疑,但这时后方却突然响起了马蹄声。
二人回头看去,只见汉军的步卒正急行军朝他们靠拢,而李阳春则是率领十余骑先追了上来。
“节帅,是否要出兵阻截此贼?!”
谭凯见到李阳春到来,当即便询问起了李阳春。
李阳春却不耽误,见到此间情况,顿时开口道:“分兵三千将曲阜包围,再动兵将其讨平。”
“若能俘获朱全忠甚好,即便无法俘获,也必然逼他撤入曲阜城。”
“届时不必强攻,可将曲阜城包围起来,将其围困此处。”
“此前他不是在寿张围点打援吗?既是如此,我军便效仿他做法,在此围点打援!”
面对二人疑惑,李阳春说出了他的推测。
李阳春准备先把曲阜城包围起来,再出兵讨击朱温这两千多人。
若是能俘虏朱温,这自然是大功一件。
即便不能,也能将朱温围困城内,以朱温为诱饵来围点打援。
担心二人听不懂,李阳春又特意解释道:
“我军虽攻入兖州收获了不少粮草,但数万石粮草,并不足以支撑我大军与民夫深入四五百里对沂州、海州、密州攻城掠地。”
“我军钱粮不多,不如将沂州、海州、密州的兖海军吸引过来,在兖州将其击败后,以少量兵马深入说降三州。”
谭凯、刘松二人闻言颔首,说到底李阳春是担心战线拉得太长,后勤出现问题。
此外,战线拉的太长,也会导致兵力分散,而兖海军在三州还有不少兵马。
与其深入敌境作战,不如将对方吸引到合适的地方交战。
曲阜便是李阳春早就盯上的目标,而朱温就是吸引朱存不得不救的诱饵。
在李阳春解释下,谭凯、刘松等人也不再催促,随即分兵三千准备包围曲阜。
兖海军中的朱温看着汉军突然分出三千马步兵,并且向着曲阜而去,顿时猜到了李阳春想法。
“直娘贼,他们准备把某困死在这里!”
远眺汉军,朱温咬牙切齿说出他的推测,而谢瞳也脸色难看的点头,随即道:
“明公定不可被围,眼下马力充足,不如直接匹马突围?”
谢瞳想的就是依仗还算充足的马力,趁此机会突围去东边的沂州。
朱温想的比他想的更全面,因此朱温摇头道:“不!”
谢瞳错愕,朱温随即解释道:“某若直接突围,官军必然立即来追,届时如何脱困?”
谈话间,朱温目光在众人中打量,随后令三军原地驻跸,自己翻身下马。
他找了个身形与自己相当的人,随后开始脱甲:“将汝甲胄脱下,穿上某这套!”
朱温知道自己的甲胄格外显眼,故此与普通兵卒更换了甲胄。
只是甲胄虽然换了,可他的袍子却太长,故此他将袍子割短些许,随后扶兵卒上马。
做完这一切,他对兵卒吩咐道:“若是官军来攻,汝只管往城内跑,如若不幸阵没,汝妻子某养之。”
“是……”兵卒心里也有了准备,颤抖着声音应下。
见他应下,朱温颔首看向身后的谢瞳、朱珍二人。
“先生、朱郎,你们也尽皆换甲,我三人伪装塘兵前往曲阜,令曲阜来援同时,乘马往东突围而去。”
“是!”二人没有多问,而是直接点头应下,随后开始脱甲。
眼见二人脱甲,朱温最后看了眼汉军方向,咬牙切齿道:
“某没有输给李阳春,某只是输在兵马不足。”
“待此次突围,某定然要讨回此役!”
谢瞳与朱珍点头示意自己相信他此番言论,随后便见朱温待二人脱离大军,撒腿往曲阜城跑去。
在李阳春等人视角看来,朱温率两千余兵马在距离曲阜里许外结阵,显然是担心自己入城时遭到汉军突击。
李阳春根本没想过,朱温身为诸将会舍弃大军,扮作塘兵逃离战场。
正因如此,他目光都在阵中穿着花花绿绿甲胄的“朱温”身上,而此时扮作塘兵的朱温三人也来到曲阜城下。
此时曲阜城内自然已经看到了城外被汉军追击的己方军队,但当他们看到朱温到来后,还是忍不住吓了一跳。
“节帅?!”
“莫要声张,放出吊篮!”
朱温拔高声音提醒众人,反正距离足够远,他也不怕李阳春听到。
守城的都将见状,连忙令人放下吊篮,整个过程都如同对待普通塘兵那般。
朱温被吊上马道后,这才舒缓了一口气,回头看了眼城外的情况,这才舒缓了一口气。
见到谢瞳与朱珍被吊上马道后,他立马对都将道:“汝现在率数百兵卒出城接应大军入城,再准备六匹良马。”
“末将领命!”眼见朱温在眼前,都将虽然害怕出城,却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下军令。
只是随着大军出城,李阳春顿时颔首:“马步兵最迟一刻钟便能将曲阜包围,刚才他们派出塘兵,多半是让曲阜兵马出城来援。”
“既然如此,我们就抓住机会,将其一举重创。”
对于李阳春来说,能直接击败俘虏朱温,并夺得曲阜是最好的。
再次就是朱温逃入曲阜,自己以曲阜围点打援。
最次是朱温突围成功,他分兵将兖州全境攻陷。
朱温突围的最佳时机,无疑是汉军马步兵没有赶上来之前。
眼下他还在阵中,这就说明自己的谋划没有问题。
想到这里,李阳春继续看向远处兖海军阵中的“朱温”,只是越看他越觉得不对劲。
按理来说眼下在驻跸,朱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