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8章 刘朱争斗(万字大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78章 刘朱争斗(万字大章) (第3/3页)

   驻马黄河边,陈靖崇皱眉远眺棣州方向,而王式则是沉稳道:

    “两万兵马,自然可击败三万兖海镇兵,但朱温狡诈奸猾,其麾下大将葛从周,昔日坚守寿春数月,哪怕康承训集结数万兵马都无法攻下,不易对付。”

    “老夫建议从宣武、忠武、义成三镇各自抽调五千兵马,先稳住天平镇新获四州的局势,然后等待殿下敕令。”

    “好!”陈靖崇不假思索应下,随后与王式调转马头,返回牙帐之中。

    在他们返回后,马懿派人招降卢简方的消息也送抵。

    不出意外,卢简方拒绝了朝廷的招降,陈靖崇与王式倒也不意外。

    若是他们大举来攻,朱温没有占据棣州的话,拥兵不过万人的卢简方肯定会投降。

    但如今他们与朱温对峙棣州,卢简方自然就可以待价而沽了。

    二人没有生气,只是派快马将此地的消息,不断往洛阳送去。

    不仅如此,本就关注朝廷动向的魏博、成德、卢龙等镇,很快也知道了朱温虎口夺食,与朝廷大军对峙棣州的消息。

    刘继隆不断接到前线消息,前后不过三日,陈靖崇他们攻打天平军前后结果便都被快马以奏表送抵了他的桌前。

    “朱全忠所部不下三万兵马,如今占据棣州除厌次外诸县,而厌次被张思泰等人说降,眼下所属我军。”

    “即便如此,也不能大意,这天平镇内牙将不安分,须得提防。”

    “仅八千驻兵驻守后方,防备这群人还是太少,王尚书建议没错,从三镇各自抽调五千兵马进驻天平四州,此外……”

    汉王府正堂主位上,刘继隆缓缓起身,随后看向张延晖:“取河北、河南的沙盘来。”

    “是!”张延晖不敢怠慢,连忙带人去取沙盘,而刘继隆则是回头看向堂内。

    高进达、刘瞻、萧溝、郑畋、罗隐、陆龟蒙、皮日休、韦庄……

    自刘继隆同意尚公主后,这些朝臣就开始陆陆续续的来到他麾下。

    他们也不傻,刘继隆东进之后的气象,他们还是能看到的。

    洛阳城的百姓,肉眼可见的开始变得富庶起来。

    刘继隆收洛阳城四周六十余万亩土地,均分给了城内不到七万的百姓,百姓经历夏秋两收后,自然富裕了起来。

    更何况刘继隆统一天下乃大势所趋,其人警惕性又高,麾下无法拉拢,脾性仁德。

    他们不选择刘继隆也没有办法,起码选择刘继隆,刘继隆会愿意给李唐一个好的结果。

    “我军在天平镇内所获钱帛八万贯,粮十二万石。”

    “加之诸镇虎视眈眈,若是不对朱全忠给予惩治,诸镇必然蠢蠢欲动。”

    刘继隆先把局势说了出来,随后看向张延晖:“你率东畿五千马步兵东进,兵马以王尚书节制。”

    “再令安破胡率军一万,借道莫州攻打义昌,令李阳春调五千马步兵东进齐州。”

    “敕令王式、率军收复德州,事后与安破胡会军,等待敕令便出兵兖海。”

    张延晖马上便十六岁了,尽管后世十六岁还在读高中,可在这个时代已经可以做些事情了。

    调张延晖归王式节制,以四万兵马讨击朱温和义昌,想来是不可能遭遇什么差错的。

    “领令!”

    张延晖隐隐有些激动,毕竟这是他第一次领兵,虽然只是领兵赶路,抵达齐州后,这支兵马不太可能交给他指挥,但他还是十分激动。

    “此役必须速战速决,绝不可耽误。”

    刘继隆对张延晖交代着,张延晖听后点头作揖,而堂内众人也无异议。

    张延晖躬身退下,刘瞻见状主动作揖道:“殿下,陛下有旨意,请殿下尚公主同昌。”

    刘瞻眼见齐鲁动荡,他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干脆将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开诚布公说了出来。

    现在刘继隆继续稳住内部局势,没有比这个时候更好的机会了。

    “此事吾已经知晓,但仍需郎情妾意,还请刘相转告陛下斟酌。”

    刘继隆态度平淡,没有什么抗拒的意思,这让刘瞻松了口气的同时,也不由起身道:

    “既是如此,老夫便与萧相、高相和郑尚书前往宫中,将此事转告陛下了。”

    他刻意带着高进达去,全因担心刘继隆不信任郑畋,所以他们四人在场比较好。

    刘继隆见状也没有拒绝,只是颔首颔首示意他们可以退下了。

    刘瞻及高进达等人见状便退出了堂内,而此时河南河北的沙盘也被搬入了堂内。

    刘继隆开始对沙盘开始布置,尽管他对自己麾下汉军有自信,但对手毕竟是朱温、葛从周、张归霸这个组合,不可轻视。

    罗隐四人起身,跟在刘继隆身后,见刘继隆布置好后,陆龟蒙才作揖道:

    “殿下,东畿还有两万兵马可以调动,为何不继续从东畿调兵,以此增加胜算?”

    罗隐闻言摇头:“前线粮草不足,我军二十万石粮草运抵齐州后,便只剩下了十七万石,而这才过去十日。”

    “算上从天平军缴获的十二万石粮食,我军粮食不过二十九万石。”

    “安都督虽然可以借道攻打义昌,但粮草还是得我军从齐州供给。”

    “自齐州往北边沧州而去,三百里路程,起码需要调动五万民夫,损耗两成,才能运抵五万石粮食到沧州,供给安都督麾下一万兵马。”

    “此外,四万大军若是在棣州作战,粮食也只能从齐州运往,此路程虽不过百余里,但也需要征调至少六万民夫才能保障粮草充足。”

    “四万大军及六万民夫及车马每日所消耗粮草便足三千石,以齐州所屯粮草,最多维系九十七日所用。”

    “天平四州中,又有降军及驻跸兵马二万多,虽说大部分粮草都可以用缴获的钱帛来自给自足,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不能调遣太多兵马。”

    罗隐在秘书监当差久了,奏表看的多了,自然知道兵马调度和粮草消耗。

    以齐州粮草,维持四万大军作战已经不容易了,如果继续调动兵马前往,那就只能追求速战速决了。

    当然,罗隐还有别的想法没说,那就是洛阳城内的这些旧臣虽然都表露出了臣服的想法,但若是兵马调走,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继续作乱。

    若是刘继隆出事,虽说其子嗣都在陇右,但这些骄兵悍将又有多少愿意臣服刘继隆的子嗣?

    故此,洛阳之兵不可多动,动之必有隐患,而其他地方的兵马也就更不能抽调了。

    罗隐说罢沉默下来,刘继隆则是没有说什么,只是独自研究沙盘,等待齐鲁之地战事打响。

    在他等待之余,刘瞻等人已经来到了宫廷,但李佾根本不在三大殿,而是前往了宫城北边的圆璧城。

    昔年圆壁城其作为宫城防御纵深体系的核心,兼具军事防御与仓储功能。

    不过随着黄巢霍乱,圆壁城的仓库被焚毁,李佾将此地改成了马球场。

    刘瞻等人赶来时,李佾正亲自上阵,带着数十名宦官在打马球。

    不仅如此,马球场旁边的台上还布置有罗帐,显然台内坐着公主或先帝妃嫔。

    “把球打给朕!快!快!”

    “唏律律……”

    马球场上,李佾倒是身姿矫健,与平日里朝会时唯唯诺诺判若两人。

    “陛下,几位相公来了。”

    张瑛与杨公庆正在闲聊,见到刘瞻等人到来,当即便呼唤起了李佾。

    李佾闻言,连忙往入口看来,见到刘瞻几人后,连忙催马走出球场,而场内的宦官们也纷纷停下了打球的举动。

    李佾翻身下马,刘瞻几人则纷纷作揖:“上千万岁……”

    “几位相公不必如此,平身吧。”

    李佾扶起刘瞻的同时,张瑛与杨公庆也走了过来。

    几人见到他们二人,心底皆有几分无奈。

    李佾几乎都在张瑛、杨公庆眼皮子底下,到了晚上则是由西门君遂监督,这导致他们根本做不了什么事情。

    “陛下,臣等前来,主要是为了汉王尚公主之事而来。”

    “这是好事,汉王如何说的?”

    李佾闻言,精神一振,他本以为自己的结果多半就是死路,没想到群臣给他想了条活路。

    在他看来,兴许只要自己阿姐嫁给刘继隆,那他这条性命就能保全了。

    正因如此,自消息流传以来,他精神头都好了许多,如今只想尽快将这件事定下。

    “汉王殿下说,希望陛下好好斟酌。”

    “有何需要斟酌的?”李佾着急打断,急忙道:

    “阿姐与汉王郎才女貌,如何不能配对?”

    “劳刘相转告汉王,朕意已决,请汉王尚公主同昌。”

    “咳咳……”

    李佾话音未落,远处罗帐内便传出了女子的咳嗽声。

    显然,远处罗帐内女子便是同昌,毕竟李佾还没有选妃,能常与他出行的也只有同昌了。

    “此事定下,还请刘相受累再跑一趟。”

    李佾话音落下,转身便朝着罗帐小跑而去。

    望着李佾这毛毛躁躁的模样,刘瞻几人不免在心底叹气。

    心道即便没有刘继隆,恐怕在这位皇帝治理下,大唐也不会迎来什么中兴景象。

    刘瞻等人叹气离去,而张瑛则是跟随杨公庆走向了罗帐。

    与此同时,罗帐内的李佾也遭到了李梅灵的训斥。

    “莫不是为了活命,便要将阿姐贱卖吗?”

    李梅灵黛眉微皱,但他面前的李佾却不以为意:

    “阿姐,汉王生得俊朗非凡,虽与阿耶同龄,却看似不过二十七八,比从前朝廷科举选出的探花郎还好看。”

    “以阿姐这般年纪,若是能嫁给汉王,不仅能保全兄弟性命,又得郎君,何必呵斥朕?”

    “你……”李梅灵还想说什么,可李佾却不耐烦道:

    “好了,朕是皇帝,此事便这样定下了!”

    李梅灵看着李佾,不知道该说什么,她虽说佩服刘继隆,却没想过嫁给一个与自己阿耶一样大的男人。

    只是那个宠溺她的阿耶最终走了,而这个昔日见到自己唯唯诺诺的弟弟,如今却也摆起了架子。

    “朕要去打马球了,阿姐若是不喜欢看,那便自行回宫吧!”

    李佾没给李梅灵什么拒绝的时间,转身便走出了罗帐,兴高采烈的去打马球去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