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9章 黄金之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9章 黄金之城 (第2/3页)

,又在一年前主动离职,被帝国矿业勘探队聘用。”

    年轻人简单地说。

    “早在你到来之前,你的个人信息就被我们掌控了。”

    古斯塔沃一愣。

    “真没想到,哪怕在这种蛮荒之地,还有你这种爱较真的人。”

    “我叫沙蒙,父亲是个罗马人,母亲是个科伊桑人,在帝国内部长大,三年前回到父亲的部落,并跟随最初的探险队一起来到约翰内斯堡。”

    沙蒙说道。

    “以后,请你不要称我为科伊桑人,也不要称我为大酋长,凡是向皇帝效忠的部族首领,都得到了保民官的职衔。”

    “还有,以后不要因为我偏黄的肤色就向我投来那种目光,我是个正教徒,希腊语说的比你好,如果我们两个在君士坦丁堡的街头爆发冲突,君士坦丁堡的市民肯定是支持我的,你信不信?”

    沙蒙挑衅地看着古斯塔沃。

    “我知道你们德国人在矿业上的天赋很高,我们的采矿模式的确是向你们学的,你为了自己的理想甘愿来到这里,我很佩服。”

    “但是,既然你来到了这里,那就得遵守我们的规矩。”

    古斯塔沃翻了个白眼,摇摇头,实在不想跟这个血气方刚的青年斤斤计较。

    “好吧,既然你管理矿场安全,自然对矿物有所了解,有些事情,我还得向你咨询一下。”

    古斯塔沃很快转变思路,在包里翻找着。

    “这个,你们这里很常见吗?”

    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但石头上有着不少丝状物质,聚成一簇。

    “石棉?快拿走。”

    沙蒙皱起眉头。

    “你不是学矿业的吗?没看过最近印发出来的《帝国矿产手册》?不知道这玩意儿不能随便碰?”

    “当然看过,你猜猜第三章的作者是谁?”

    古斯塔沃撇了撇嘴。

    “皇帝让矿业勘探队不要随便碰石棉,你觉得是因为什么?”

    “难道不是魔鬼的诅咒?”

    沙蒙一脸忌讳地说。

    为了加强公民素质,避免不必要的疾病伤亡,帝国教育部曾经刊印了不少有关生活各方面的教育小册子,并要求教士向国民讲解,烧开水,吃熟食,灭虫灭蚊,注重卫生,山地丘陵种土豆,平原低地种主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全都一清二楚。

    《帝国矿业手册》也是其中之一,东罗马帝国鼓励民众勘探矿物,由于地广人稀,为避免瞒报不发,民众们自家田地里勘探出来的矿产全归自己所有,登记并获取证书后可以租借,售卖或自主开采,只需缴税即可。

    对于那些不小心被民众发现的大型矿产,帝国政府也不会强制索要,而是会征取巨额税收,随闲置时间与闲置程度逐级递增,交得起就一切随意,交不起便全盘没收。

    手册对那些危害性矿产也进行了详细说明,不建议私人或小型矿企自行开采,方铅矿,砷矿,汞矿,石棉……均在其列。

    普通老百姓对那些高深的科学原理显然是不了解也不愿了解的,为了加快推广速度,政府在编纂小册子时,将复杂的原理全部清晰化——让你干的都是上帝的安排,不让干的全是魔鬼的诱惑。

    “不,我在东帝国进行的第一个研究就是关于石棉的,皇帝给了我一些建议,我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

    古斯塔沃扶了扶眼镜。

    “根据研究,石棉的丝绒太过纤细,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往往会误入口鼻,时间一长,很容易导致呼吸困难,出现一系列疾病。”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石棉也许是唯一一种非植物纤维,性能特殊,可以制造特种织物,比如防火布,古埃及人曾经用这种东西来制造法老裹尸布。”

    “我在君士坦丁堡大学的研究课题之一就是石棉的新式开采方法,由皇家纺织品集团资助,我的两个学生正在研发一种能够有效防范石棉粉尘的面罩。”

    “如果您想要石棉,直接向约翰内斯堡订购好了,这里有大量石棉矿。”

    沙蒙耸耸肩。

    “您也不用大动干戈地钻研防范粉尘之法,直接用班图奴隶就好了,我们有很多。”

    古斯塔沃闻言,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阁下,我知道您同情矿工,想用先进的技术改善他们的工作境遇,但还请不要将这份同情心滥用到班图人身上。”

    沙蒙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

    “他们当初凭借领先于其他部落的技术大肆扩张,毁灭了无数族群,直到遇上了技术更先进的罗马人。”

    “我听部族长老说,很多年以前,整个南部非洲都是褐色人和黄色人,现在已经有一大半被染黑了。”

    “约翰内斯堡的罗马人很少杀戮班图人,基本上都是科伊桑人抢着干,教士们拦都拦不住。”

    “当一个科伊桑部落签署保护协议后,向帝国提出的第一个请求不是粮食和工具,而是帮他们把邻近的班图部落剿灭掉,您猜这都是为什么?”

    “班图人也是入侵者,而非原住民,他们并不无辜,只不过恰巧沦为了输家。”

    沙蒙冷漠地结束了这场争论,对古斯塔沃的态度并不认同。

    “陛下认为这个课题是有意义的,这种面罩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用途,比如消防救火和化学实验的防护。”

    古斯塔沃叹了口气。

    “好吧,这些事本来就与我无关,说回矿产吧。”

    小城近在咫尺,古斯塔夫掏出一枚碧绿色的晶莹石头。

    “这是萤石,你们这里也很多吗?”

    “也很多,一些科伊桑部落会将其制作为工艺品,但价值不是很高,比钻石,玉石之类的高级宝石差远了。”

    沙蒙说道。

    “怎么,您对这种小玩意也感兴趣?”

    “嗯,我们正在研究更好的金属冶炼方法,萤石或许就能撬动下一次的冶炼革命。”

    古斯塔沃抚摸着粗糙的石头。

    “我们发现,萤石是一种很不错的冶炼添加剂,可以有效祛除杂质,在同样的火焰温度下,用萤石冶炼出来的铁和铜都更加纯净。”

    “除此之外,萤石可以制造镜片,玻璃,还能用于陶瓷制造的添加剂,用途很广。”

    “皇帝组织这次勘探队有两个主要目标,萤石就是其中之一。”

    “我明白了。”

    沙蒙思索着。

    “约翰内斯堡的萤石很多,开采一些浅层矿脉不需要技术,我们可以向周围部落发出悬赏,让他们替我们开采,我们直接用粮食购买。”

    “对了,帝国内部没有萤石么?”

    沙蒙看向古斯塔沃。

    “有,但是很少。”

    古斯塔沃无奈地说。

    “整个地中海世界很早就有萤石的记载,古罗马时期就有使用记录,但那时的萤石主要来自于英格兰。”

    “希腊半岛气候不错,水热充足,农业潜力勉强过得去,至少能够自给自足,但论起矿产……唉。”

    “一个以爱琴海两岸作为核心领土的国家,它最大的优势也就是曲折的海岸线,丰富的深水良港与为数众多的熟练水手了。”

    古斯塔沃笑了笑。

    “别人常说,东帝国如今的繁荣和强盛完全建立在广阔的殖民地和发达的海外贸易上,依我看,这已经是唯一一条强国之路了。”

    “农业比不过法兰西,矿业比不过德意志,牧业比不过西班牙和英格兰,以前的东帝国靠丝绸之路,而现在,丝绸之路早就没有了。”

    商队抵达城市边缘,负责巡逻的骑兵认出了他们,赶来交涉。

    居民们看到了商会的旗帜,顿时迎了上来,欢呼雀跃,扫视着一箱箱商品,挥动着手中的黄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