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古城叙拉古 (第3/3页)
廷仅在名义上享有至高叙任权。
东罗马帝国以东正教为国教,虽然也接纳了包括天主教在内的不少基督教其他教派,但思想和文化上的分歧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失,如果东罗马帝国没能与罗马教廷在西西里争议上达成一致,西西里的未来很可能会因此蒙上一层阴影。
诚然,现在的罗马教宗西斯都四世与东罗马帝国关系尚可,罗维雷家族也还欠着以撒一大笔钱,他们大概不会在西西里岛上多做纠缠,但也一定不会将西西里主教叙任权彻底交给以撒,这对声望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东罗马帝国向来是皇权高于教权,以撒当然可以罔顾西方教会的意见,直接将西西里的主教任免权收归自己之手,但这样一来,当罗维雷家族下野之后,后续的教宗很可能会在西西里岛借机生事,挑拨离间,甚至支持其他公教君主重夺西西里王位,带来持续的混乱与不安。
实际上,以撒还是准备参考过去的教会合一先例,玩弄“和稀泥”之法,西西里的各级教士由本地教会自主选举产生,并向皇帝效忠,接受皇帝任命,他们在赢得选举并获得皇帝许可后,应当前往梵蒂冈教廷,获取罗马教宗的承认。
通过这种方式,以撒拿到了实际上的教士任免权,同时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保住罗马教廷的面子,给他们一个说服自己和说服别人的理由,让他们不会太难堪。
除此之外,为了让西西里教会倾向于向东罗马帝国效忠,主动抵制梵蒂冈教廷可能的干涉,还得寻求其他办法。
“苏尔法罗阁下,我们暂时不谈条件,谈谈您吧。”
以撒从思考中回过神,看向苏尔法罗修士。
“据我所知,您是叙拉古大主教的儿子吧?”
“这……我也不瞒您,的确是的,我是大主教的私生子。”
苏尔法罗有些尴尬。
“您的药品救了我父亲的生命,我已经劝说他向您效忠了,但他还是抱有犹豫,之前还准备逃离叙拉古,向梵蒂冈圣座抗议您的进军。”
“不,我没有责怪你们,这是人之常情。”
以撒摇了摇头。
“我听说,您的父亲其实很想洗清你的血统污点,想把你扶上更高的位置?”
“这也的确,父亲做了很多努力,但我现在也就是个修士。”
苏尔法罗点点头。
“在您来之前,这里的高级教士要么由圣座派遣,要么由国王任命。”
“那你觉得,如果让罗马教廷来直接管理西西里教会,你父亲的筹谋还有多大的可能性呢?”
以撒淡然问道。
苏尔法罗沉默着,没有说话。
在基督教创立之初,先驱者们保持了相当高的个人素质,扶危济困,团结一心,只为了将自己心中的爱与仁德传播下去,包括教会在内,绝大部分基督徒都是无私的,愿意牺牲私利,成全集体。
但是,罗马教廷发展到现在,经历了无数岁月,内部早就腐朽不堪,绝大部分枢机主教都是豪门世家,他们相互联姻,相互勾结,将教廷的公产放进自己的口袋,也将整个西方世界的信众,教产与教堂看做自己的财富,贪污腐败和卖官鬻爵成为了家常便饭,尤其是如今的西斯都四世,这位罗维雷教宗将手中的权力运用到了极致,忙着为自己的家族谋取私利。
如果西西里教会被教廷彻底掌控,本地教士将难有出头之日,叙拉古大主教的筹谋更是难于登天。
你想搞世袭,想把自己的儿子扶上宝座,梵蒂冈的老爷们怎么办?
“我准备让西西里主教区自行其是,自主选举,同时创立叙拉古神学院,仿照康斯坦察神学院的模式,系统性培养神学人才,你觉得如何?”
以撒抛出了橄榄枝。
扶持地方势力,利用他们的私欲对抗罗马教廷,从而让他们自觉对抗外来干涉,这就是以撒的第二个办法。
“你可以离开了,回去告诉你的父亲,如果他愿意接受我的条件,你就是下一任叙拉古大主教了。”
“至于你带来的信上的那些完全不可能实现的条件,我建议你们还是别再妄想了。”
以撒轻描淡写地说着。
苏尔法罗有些难堪,但也有些惊喜,思索片刻,点头离开。
站在营帐外,以撒注视着苏尔法罗的背影,招来秘书官。
“立马传信给易卜拉欣,要求他迅速向叙拉古城发动压迫性攻势,我的舰队也会配合他的行动。”
以撒神色冷峻。
“必须给这群叙拉古人一点压力,我还真就不信,他们的人口连我的军队数量都比不上,怎么敢提那么多条件的?”
“该给的都给了,该谈的也谈了,接下来,就该让他们认识到何谓强权了。”
其实,以撒之所以在西西里岛实行温和自治政策,主要就是为了给罗马教廷一些似有若无的颜面,实在不想把这个西欧最大的吸血鬼逼上对立之路。
如果如今的东罗马帝国真的活成了原时空中奥斯曼的样子,让整个天主教世界感到了危机,让本应削弱天主教世界的罗马教廷反而成为了西欧国家的粘合剂,从各个方向围堵东罗马帝国,那就实在是得不偿失了。
军事上的斗争以撒倒不怎么怕,但经济上的封锁就十分难受了,东罗马帝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才刚刚启航,正处于大扩张阶段,以撒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在意大利和伊比利亚埋下了种子,日后还会把资本的蓝图扩张到尼德兰甚至英格兰,绝不容许半点闪失。
这些自治,妥协,让利,当然都只是暂时的,等宗教改革的号角吹响后,该让利的就是罗马教宗了。
“传令下去,明天一早,吃完饭后,全军压向叙拉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