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4章 圈地运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24章 圈地运动 (第2/3页)

父讲过《每日纪闻》。”

    老向导回忆道。

    “上次好像是说文官考试的事情,对了,据说阅卷的有三大主考官,您是哪一位的学生?”

    “我?我是皇帝的学生!”

    卡尔菲斯骄傲地昂起头。

    “我参加的是政务部的复试,但三大主考官都不怎么欣赏我的答案,最后还是皇帝亲自简拔,这才获得了现在的官职。”

    “您听说过修昔底德吗?我在考卷上引用了他的话,认为我们与世界上其他大国之间迟早会有战争,根本无法避免。”

    卡尔萨斯兴致盎然地说。

    “驱动国与国对立的三驾马车,恐惧,荣誉与雄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恐惧,法兰西人,波兰人,匈牙利人,波斯人,他们惧怕我们的崛起,迟早会和我们爆发冲突,不管是军事上的战争还是经济上的争斗。”

    “我认为,为了生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地成为世界霸主,竭尽全力地压榨弱小的民族,罗马要么站在世界巅峰,要么彻底不存在!”

    “行了!卡尔菲斯!别来显摆你的知识,说一些对百姓生活有益的事情吧!”

    瓦连京听得不耐烦了,打断卡尔菲斯的话。

    “你可是地方政务官,不是外交官,更不是陆军大臣!”

    卡尔菲斯有些尴尬,挠挠脑袋。

    “民众生活也是如此,在您看来,为什么山里人的生活不够好呢?”

    “那还用说么,因为他们本来就生活在山里。”

    瓦连京不置可否地说道。

    “是的,您说对了,就因为山里资源匮乏,农耕土地太少,而偏偏养活了不少人,这才导致他们普遍贫穷,会读书写字的几乎没有。”

    卡尔菲斯说道。

    “考卷最后一题就问的是这个,在我看来,既然山里生活不好,那就让大部分人搬离山里,去条件更好的地方生活,让他们都能富裕起来!”

    “可是,大人,好地方都是有数的……”

    老向导低声说道。

    “帝国的好地方是有数的,但别人手里还有很多!我们去抢!”

    “安纳托利亚沿海是好地方,那就去那里生活,等安纳托利亚的好土地也分完了,那就去意大利,去黎凡特,去埃及,去匈牙利和瓦拉几亚!”

    卡尔菲斯大声说道。

    “等这些地方也占完了,那就去新罗马,去新色雷斯,去坚船利炮所能抵达的每一个角落!”

    “射程之内,即为正义,马蹄之下,即为公理!”

    “为了罗马人的幸福,没什么是不能做的。”

    卡尔菲斯一席话毕,身边几人一阵沉默,他们根本听不太懂。

    “大人,您对我一个老农民说这些……我也听不太明白。”

    老向导云里雾里。

    “您是行政区的政务人员,您到这里,是准备怎么办呢?”

    “问得好!我是来参与改革的。”

    卡尔菲斯从马鞍包中掏出一迭文件。

    “《农亩清算法案》,《穷困流民扶助法案》。”

    “行政机构迎来大扩充,陛下准备对巴尔干田亩进行清算,规定单个家庭所能拥有的最少土地,一旦你的土地少于这个数,陛下会花大价钱进行赎买,再将这些田地贩卖或租赁那些本来就拥有较多田地的人,让他们成为富裕农民和大地主。”

    “还有穷困流民,他们的存在极大拖慢了帝国的发展,陛下会为他们安排去处。”

    “这两个法案的目的是解决贫困问题,让农民手里的土地,工具和牲畜集中化,使他们富裕起来,解放多余人口,消灭绝对贫困。”

    老向导当即吓了一跳,连忙看向卡尔菲斯。

    “那像我们这样的农民怎么办?等陛下给的钱花完了,我们岂不是得饿死?”

    “这怎么可能呢,陛下把你们都安排好了。”

    卡尔菲斯又掏出两份文件。

    “《纺织业发展政策》。”

    卡尔菲斯讲解起来。

    “纺织业是手工业之母,陛下准备继续扩大东帝国的纺织业规模,希望能够挤占更多市场,将会在各大城市建立一系列棉毛纺织工坊,同时减免对于私人纺织工坊的税收,提高借贷额度,鼓励开设私人工坊。”

    “从贫困中被解放出来的民众有两种去路,第一条便是进入城市,进厂打工。”

    “进厂打工?”

    瓦连京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据我所知,有些工坊的普通工人过着堪比奴隶的生活,他们没什么技术,出卖苦力,每天得到的工钱只能堪堪填饱肚子。”

    “那是从前了,现在会不一样的。”

    卡尔菲斯摇摇头。

    “陛下这次的手工业投资将是前所未有的,除了纺织业外,其他产业也会同时发展。”

    “这样一来,所需要的劳动力是巨大的,我们的富余人口还远远不够。”

    “这些进入城市的民众,与其说是工人,不如说是工匠,陛下会出资建立大量的专业技术学校,为这些人提供高级技术教育,从事手艺劳动,而非出卖苦力。”

    “一个编草鞋的,和一个绣高级地毯的,这都是纺织业工人,但他们的待遇能一样么?”

    卡尔菲斯笑了笑。

    “大部分的专业技术都不需要什么天赋,甚至不必会认字,只要认真学,基本上就能学会。”

    “况且,陛下还有一份保护工匠的法令。”

    卡尔菲斯挥了挥第二份文件。

    “《正教徒工人保护条例》。”

    “从此以后,所有在皇家工坊,私营工坊和国营工坊工作的正教徒工人都受教会保护,君士坦丁堡大牧首将组建监察委员会,为正教徒工人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黑心工坊主将会受到处罚,最高处罚是剥夺教籍。”

    卡尔菲斯说道。

    “这些负责监管的教士均出自神学院,大多来自贫困人家,还受皇帝资助,每两年一换,确保他们的纯洁性。”

    “所有正教徒皆为兄弟,如果剥削同宗兄弟,那就等着来自教会的审判吧。”

    “政府不好管,那就让教会来管!”

    “这是为了让他们富裕起来,让他们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从而增加人口。”

    瓦连京一愣,思考片刻。

    “那么,底层工人怎么办?既然正教徒都去当工匠了,谁来从事苦力劳动呢?”

    “瓦连京大人,您刚刚不是说,低端工人因为没有手艺,纯粹出卖苦力,活得不如奴隶吗?”

    卡尔菲斯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残酷的笑容。

    “那我们就用奴隶,用萨拉森人!他们的死活与我们无关!”

    “陛下禁止任何人对任何萨拉森人提供除了神学和希腊文学以外的任何教育,只允许充当苦力,违者剥夺教籍,这是为了避免他们抢夺正教徒的高等工作。”

    瓦连京沉默片刻,皱起眉头。

    “这可是一项大工程,皇帝要出很多钱。”

    “皇帝有钱。”

    卡尔菲斯呵呵一笑。

    “但是,能当工匠的毕竟还是少数,就算陛下极力扩建,工坊也是有数的。”

    瓦连京还是摇了摇头。

    “还有第二条路呢。”

    卡尔菲斯掏出最后一份文件,珍重摊开。

    “《圈地运动法案》。”

    卡尔菲斯没有直接解释,转向一头雾水的老向导。

    “您听说过安哥拉羊吗?”

    “安哥拉羊,安纳托利亚的上等羊,毛产量很高。”

    老向导努力想着。

    “不过,我们这里似乎没法养安哥拉羊,水土不服,大家一般都养肉羊和奶羊,毛羊好啊,但是我们这里不适合,不然也能富裕起来。”

    “是的,希腊半岛和保加利亚地区都不适合安哥拉羊的养殖,用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