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2章 地中海大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52章 地中海大婚 (第3/3页)

马车似乎故意挑选了人烟稀少的小道,好像不太想让伊莎贝拉的出嫁引起众人的关注,穿过一座村庄,港口就在眼前。

    但是,来自东方的强大势力似乎也并不想让恩里克四世和若阿纳王后的小心思轻易得逞。

    远处的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闯出薄雾,高悬的双头鹰旗表明了他们的身份。

    轰——隆——

    一阵炮声响起,为首的巨型战舰重炮怒吼,沉重的铅弹在空中划过一道完美的抛物线,落入远处的海面,溅起阵阵波涛。

    跟在旗舰后面的舰船也鸣响礼炮,高声宣示着自己的到来。

    码头上的卡斯蒂利亚士兵面有惧色,工人和民众更是战战兢兢,眼里全是惊恐。

    他们毫不怀疑,这支舰队绝对有将港口彻底毁灭的能力,他们的国王和王后绝对没有一点办法。

    要不是巨舰身边还有两艘护航的卡斯蒂利亚小船,他们恐怕会撒腿就跑。

    “好大的战舰,这是什么?”

    港口中,伊莎贝拉有些震惊地指了指为首的巨舰,捂住嘴巴。

    “开罗之曜,我们的新式战舰,名副其实的地中海霸主。”

    阿莱克修斯骄傲地说。

    “不过,现在的开罗之曜还不是完全体,基本上只是一个能航行,能开炮的大木壳子,里面还没完成装修,仓库,兵营和畜栏都没有,不具备远航能力,火炮也没有装满。”

    “这是我父皇专门拿来给你撑场面的,以免恩里克国王生出什么不好的心思。”

    开罗之曜渐渐驶近,直到这时,围观的人群才真切感受到巨舰的庞大,在巨舰身边,护航的卡斯蒂利亚帆船就像是两艘小渔船,在巨舰掀起的巨浪中左右摇摆。

    这时,开罗之曜升起了几面小旗,一面面小旗上下挥舞。

    “这是在干什么?”

    伊莎贝拉不禁问道。

    “海军旗语,我父皇在几年前汇总前人经验而创造出的海上通讯手段,通过不同的旗帜代表不同的字母和数字,拼凑成一句话,可以大大节约时间。”

    阿莱克修斯解释道。

    “那他们在说什么?”

    伊莎贝拉问道。

    阿莱克修斯眯起双眼,注视着小旗,轻轻念了起来。

    “公主殿下,帝国欢迎您。”

    伊莎贝拉双眼一缩,紧紧抿住嘴唇,一言不发。

    开罗之曜靠岸了,一列重甲步兵走下甲板,在码头上排成两排,留出中间的道路。

    “这是近卫军第一军团,皇冠狮子是他们的象征。”

    阿莱克修斯说道,走下马车,带着伊莎贝拉走向巨舰。

    伊莎贝拉走在两列重甲步兵中间,一股凶煞之气和血腥之气扑面而来,厚重的面甲下,露出一双双冷漠的眼睛。

    或许,已经有无数敌人倒在了这支军团面前,他们的长戟和刀剑痛饮过无数人的鲜血。

    或许,只有真正的皇帝才能让他们驯服,才能让他们露出狂热而赤诚的眼神。

    伊莎贝拉每走过一对士兵,他们都会重重敲响手中的长戟,整齐划一,声震天地。

    道路在脚下变短,阿莱克修斯和贡萨洛登上甲板,伊莎贝拉卷起裙摆,也迈上船头。

    军团士兵们迅速排成两队,按次序走上舰船,排列在甲板中央。

    直到这时,伊莎贝拉才看见了港口的卫兵,他们局促在码头一角,犹豫着要不要上前。

    “走吗?”

    贡萨洛走过来,低声问道。

    “走吧。”

    伊莎贝拉深深望了一眼故乡的土地,走向船舱,再不回头。

    ……

    1466年10月5日,东罗马帝国西地中海舰队抵达卡斯蒂利亚王国北部的毕尔巴鄂港,卡斯蒂利亚公主伊莎贝拉在阿莱克修斯和贡萨洛的陪同下登上开罗之曜号巨型战舰,奔赴远方。

    在路上,开罗之曜号接连在里斯本港和休达港略做停留,以友好往来之名宣示权威,得到了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的热情接待。

    途径直布罗陀海峡时,舰队遇上了格拉纳达的海盗,二话不说直接撞了上去,将海盗旗舰直接撞沉,扬长而去。

    11月3日,西地中海舰队抵达迦太基港,港口上早已围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几座灯塔昼夜点亮。

    11月5日,婚礼正式开始,由于卡斯蒂利亚深陷内战,没有派出任何一位地位较高的王室成员前来观礼,女方代表由伊莎贝拉的表侄贡萨洛担任。

    不过,卡斯蒂利亚的冷淡没能让婚礼的热闹气氛蒙受阴影,巴列奥略家族所有重要成员全部到场,欧洲各国也派来了使臣。

    婚礼在君士坦丁堡大牧首伊西多尔的主持下有序进行,包括罗马教廷在内的多个教会都派来了自己的使团。

    以撒的儿子巴西尔将鲜花捧给伊莎贝拉,萨洛尼卡担任伴娘,贡萨洛担任伴郎,查士丁尼和伊莎贝拉二人系着丝带并肩向前,步入王宫。

    当天正午,在神明的见证下,来自巴列奥略家族的查士丁尼和来自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伊莎贝拉宣誓结为夫妻,将戒指戴在了对方的指间。

    当天,迦太基迎来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庆典,全城人民都加入了这场狂欢,每个市民都喝上了皇帝赏赐的啤酒,吃上了皇帝赏赐的糕点。

    前来赴宴的各国使臣也收到了皇室赠送的礼物,摩里亚的名贵丝绸,君士坦丁堡的华丽武器,保加利亚的玫瑰香水,新色雷斯的硕大钻石,康斯坦察的珍贵琥珀……

    婚庆宴席一律以最高标准制作,飞禽走兽,山珍海味,每一道菜品都让人赏心悦目,每一滴酒液都让人久久流连。

    皇后莱昂诺尔还专门请来了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马戏团,为客人提供娱乐服务。

    庆典还远未结束,夫妻二人在仪式后立马登上了舰船,开始在各大港口进行巡游,的黎波里,比林奇,雅典,帖撒罗尼迦……家人,好友和各国使臣随船陪同。

    一个月后,舰队抵达君士坦丁堡,将喜庆的气氛带到了这座不朽之城,又是一番赏赐,又是一番欢歌,在市民们的欢送中,二人步入紫衣贵族宫,这才宣告了庆典的结束。

    这场婚礼耗资巨大,几乎等同于一些小国君主一生的积蓄,由于以撒拒绝将国库的钱用于庆典,皇后莱昂诺尔十分不满,最终掏出了自己多年的积累,硬是要将长子的婚礼办得无比盛大。

    当然,这场大婚带来的收益无疑是可观的,东罗马帝国向欧陆各国展现了最好的一面,宣示了自己强悍的军力和雄厚的财力,大量涌入的贵族和富商极大刺激了大城市的消费市场,君士坦丁堡和迦太基的富饶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大婚的盛大场面和东罗马帝国富饶景象被商人和吟游诗人传遍了整个地中海,短短一个月里,前往迦太基和君士坦丁堡的商人络绎不绝,从地中海北岸和罗斯诸国移民前往各个开拓区的基督徒也成倍增长。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最快拿到东罗马身份的方法了。

    受到震撼的当然还有那些赶来赴宴的部族长老和地方贵族,皇室的强大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使他们生不出一点反叛之心。

    这场典礼让东罗马帝国的威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让东罗马百姓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在欧陆各国心中种下了一颗难以撼动的种子。

    无论他们承不承认,古老的帝国已经再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已经完全从几百年的苦痛中苏醒了过来,开始步入新的高潮。

    在那一天,万国来朝,当看见外国贵族相形见绌的目光后,哪怕是君士坦丁堡城最卑微的乞丐,也会想起东罗马帝国的强大和崇高,不自觉地挺起骄傲的胸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