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九十七章 匠人系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七百九十七章 匠人系列 (第1/3页)

    徐佳莹抿了一口,茶香中带着桂花的清甜,口感醇厚,格外爽口。

    “林师傅,您做古琴多久了?”苏木看着墙上挂着的半成品古琴,好奇地问。

    林师傅叹了口气,目光落在手中的粗陶茶杯上,像是在回忆过去:“我十六岁就跟着父亲学做琴,到现在已经四十五年了。做古琴是个苦差事,急不得,一道工序都不能省。从选料、制坯、上漆到调音,最快也要一年才能做好一把琴,慢的话,要一年半才能完工。”

    他指着墙角那块看起来格外陈旧的杉木,“你看那块老杉木,是我十年前从黄山一个老祠堂里收来的,祠堂拆的时候,我特意去挑了几块干透的梁木。”

    “这木料要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够十年,让里面的水分完全蒸发,才能用来做琴身。古琴讲究‘声由木出’,木料不好,哪怕后续工序做得再精细,音色也上不去,所以选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说着,林师傅起身带他们走进作坊。

    作坊是一间朝南的屋子,采光很好,靠墙放着一张宽大的木桌,桌上铺着蓝色的绒布,上面放着一把正在制作的古琴。

    琴身已基本成型,呈黑色,琴面上画着淡淡的墨线,标记着徽位的位置。

    林师傅正用细砂纸打磨琴面,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一件珍宝。

    “这把琴叫‘仲尼式’,是最传统的古琴样式,从孔子时代就有了,”

    林师傅拿起琴身,轻轻敲击了一下琴面,琴身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现在正在做‘灰胎’,就是用鹿角霜和生漆混合,调成糊状,涂在琴身上。涂完后要放在阴干室里阴干,阴干后再用细砂纸打磨平整,这样反复涂十几次,琴身才能坚固耐用,音色也会更浑厚。”

    徐佳莹凑近琴身,仔细观察,发现琴身上的灰胎细腻光滑,看不出丝毫涂抹的痕迹,就像是琴木本身的纹理。

    “林师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