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压箱底的绣片 (第2/3页)
置归置,顺便看看哪些还能用。”
两人都答应了一声。
次日清晨,晨光刚漫过院墙头的青瓦,三人就搬来竹制的梯子,搭在阁楼门外。
苏木踩着梯子推开木门时,一股混合着樟木、旧纸与丝线的气息扑面而来,像是打开了时光的匣子。
阁楼里铺着木质地板,积着薄薄一层灰,角落里整齐堆着四个朱漆木箱,箱面雕着缠枝莲纹,铜锁虽泛着绿锈,却依旧牢牢扣着箱体。
“这是我二十多岁时收集的绣片和刺绣工具,”姨婆蹲下身,用干净的棉布轻轻擦去箱面上的灰尘,“当年跟你外婆学苏绣,走街串巷去老宅子收老物件,遇到喜欢的绣片就买回来,后来结婚生子忙着过日子,就把这些宝贝封在阁楼里,一晃眼就忘了。”
苏木找来一把旧铜钥匙,小心翼翼地插入锁孔,轻轻一转,“咔嗒”一声,铜锁应声而开。
他掀开箱盖,深蓝色的绒布映入眼帘,绒布上整齐叠放着数十块老绣片,像是藏着一整个江南的雅致。
最上面一块是民国时期的“百子图”枕顶绣,巴掌大的布面上,十几个孩童或嬉闹、或扑蝶,眉眼用细如发丝的“打籽绣”勾勒,颗颗籽珠饱满圆润,在晨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旁边一块是清代的“凤穿牡丹”裙裾绣,凤凰的尾羽用“盘金绣”技法,金线缠绕着真丝,层层叠叠,连羽毛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还有几块江南水乡题材的绣片,乌篷船的船篷用“虚实针”绣制,远看如水墨画般晕染,近看却能看清每一针的走向,船桨划过水面的涟漪,都用淡蓝色丝线绣出,仿佛下一秒就要泛起波澜。
徐佳莹屏住呼吸,伸出手指轻轻拂过“百子图”绣片,指尖能感受到籽珠的凸起与丝线的细腻。
她拿起一块“蝶恋花”绣片,绣片上的蝴蝶翅膀用“散套针”层层叠绣,从浅粉到深紫的渐变自然得如同真蝶振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