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六十四章:印为饵,氏作局。谈笑破门第,印玺定先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两百六十四章:印为饵,氏作局。谈笑破门第,印玺定先机 (第3/3页)

之后做出来甚事都不奇怪。

    “左右两相能对百里氏家主百里盛动用酷刑,储君就能对主君动用了。毕竟主君地位虽然高过百里家主一筹不止,储君和两相相比更是君臣之别。

    “只是……”

    凝视主君,杉先生说出未尽之语:

    “这种话语,主君这些年,听的还少了吗?

    “那些说话的人身份不及长安君贵,地位不及长安君高。鱼死网破的威胁却是相差无几,有些更甚于长安君。

    “为甚主君面对长安君的威胁,就乱了分寸呢?是因为长安君身份贵、地位高吗?我以为不是。”

    颇为无礼地点指主君,杉先生略微加重语气:

    “是因为主君没有想过,一个不满十三岁的少年能说出这样的话。让主君心乱的不是长安君的话,而是主君自己的心。

    “我请主君平等看待长安君,将长安君视为孟西白三氏的家主,乃至老家主。

    “主君且看,心还乱否。”

    王宽身子一颤,如醍醐灌顶,喃喃自语:

    “若此话语是孟西白三氏家主所说,我,会否心乱……”

    王氏一族一直是孟西白三氏下的第一梯队,差孟西白三氏的不是实力,而是底蕴。

    王氏在秦国崛起,差在秦穆公时期崛起的孟西白五十三年。

    五十三年,是王氏难以追上的天堑。

    家族越古老越高贵,这是天下贵族间不成文的规则,楚国除外。

    若没有这条潜规则,燕国除了在韩国面前能蹦跶两下,在其他大国面前就真的没有什么可骄傲的了。

    原本贵族之间看实力,更看底蕴。

    只是随着征伐四起,礼崩乐坏,各国对实力的偏重渐渐压过底蕴,国家实际领导阶层贵族也便随之。

    底蕴没有从前那么重要,但不是不重要。

    自王宽任家主这许多年来,孟西白三氏就一直用五十三年死死压住王氏,无法追赶的时间可要比长安君的有形威胁难受多了。

    这他都能受得了,怎么受不了几句威胁呢?

    “因为宽没有将长安君视为同一阶层的人,我还是将长安君视为孩子。”王宽目中精光重现,他想明白了。

    心结解开,这位王氏之主重拾自信:

    “我为长安君威胁是理所当然的事,一国储君若没有如此手腕才是稀奇。

    “长安君虽然还没有绾儿大,但心智之成熟已然不逊我等。”

    “不错。”杉先生终于露出笑脸:“主君想明白就好。只要不小视长安君,不以被孩童威胁而耻辱,长安君所作所为其实很是有礼,他可是王氏大门都没进。”

    一国储君自吃闭门羹,这个行为还不够有诚意吗?

    王宽笑着点头,连说了三个“对”字,道:

    “他此举极为有礼。

    “眼下正是王上和我们的紧张时刻,我若是私下与储君会面,在老秦贵族中间终究会生龃龉。

    “倒是真如长安君所说,他在替我考虑。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既然长安君如此有礼,我们也当回礼才是。

    “绾儿跟对了人,王上不会亏待他。

    “我们没有门路只能等待也便罢了,既然可以未雨绸缪,为何不做呢?

    “谋王龁,不正是等待这样一个守规矩的人,等待一个可能的机会吗?”

    “主君高见。”杉先生鼓掌而庆:“无人识得长安面,唯有我们识得,这便是先机了。”

    “皆是先生点醒之功。”王宽拱手谢过:“稍候,宽会将百金送予先生住处,先生切莫推辞。”

    几句话得到百姓辛苦劳作八辈子而不可得的百金,杉先生却没有一点喜色。

    金钱,早已不是他现在的追求了。

    他追求的是身份、是地位、是名声。

    只是这些,好像还很遥远……杉先生这次是真的叹了口气:

    “那就谢过主君了。”

    “先生所欲,王氏铭记于心,必不令先生失望。”王宽诚心说道。

    若杉先生身份、地位、名声三者不欲共求,舍去名声,追求身份、地位。

    当初转投到吕不韦麾下,就已经实现了,王氏相欠杉先生。

    当日,王氏之主王宽逐一支脉,出王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