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族的战斗 (第3/3页)
解哥提罗瓦人的山地战术,而哥提罗瓦人则恰好迎来了擅长应对的敌人——从骑兵变成了步兵。
“敌军左翼也开始溃散了!”
单论兵种克制,阿图鲁鲁骑兵也占尽了优势。加弗尔的重骑兵,依托重装战马,主打正面冲锋;阿图鲁鲁的轻骑兵,速度快、灵活性高,擅长远距离骑射——这场骑兵对决,从一开始就是一边倒的局面。
“战局已经彻底偏向我们了,敌人很快就会下令撤退。”
听到萨洛蒙的判断,我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总体来看,我们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敌人右翼后方的混乱还在蔓延,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放弃俘虏我的念头,开始全线撤退。
“时候到了。”
“陛下……”
蒂莫娜立刻猜到了我要做什么,语气里满是无奈和担忧。
如果就这么放任他们撤退,虽然能击退敌人,却无法彻底重创这支部队。
可要是把握好时机,这次说不定能一举歼灭加弗尔共和国的一千精锐——作为帝国皇帝,我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就算这里的人察觉到异常也没关系,只要没有证据证明我使用了魔法,哥提罗瓦人和阿图鲁鲁人就不会多说什么。
刚才挡住敌方魔法时,我已经摸清了情况:魔法的有效射程,比枪支稍远一些,却比弓箭短。
顺带一提,所谓“有效射程”,指的是在这个距离内,攻击能达到预期效果——也就是造成一定伤害。当然,论最大射程,还是枪支最远。
总的来说,魔法的有效范围本就有限。这是因为魔法离施法者越远,就越难控制,威力也会随之下降。
“敌方指挥官……是那个人吗?”
但如果只是暂时提升控制力,缩短魔法的有效距离,集中威力发起一击呢?
“(魔法咒语)——炎之光线·弗拉玛·勒克斯!”
话音落下的瞬间,一道笔直的火焰光束划破空气,精准刺穿了敌方指挥官的身体。
说实话,我还能再发动几次攻击,但……万一被不想让知道的人察觉异常,反而得不偿失。
“敌军指挥官已阵亡……加弗尔军会陷入混乱,最终溃散。各部队准备追击!”
“……是!”
包括后续的追击战在内,加弗尔军最终阵亡近半数;反观哥提罗瓦部族和阿图鲁鲁部族的联军,伤亡人数极少。这场战斗,最终以我方一边倒的胜利告终。
—————————————————————————
“异族之战”,发生于公历465年8月,地点位于邦古达特帝国东北部伊特鲁沙尔公国的山区,由哥提罗瓦部族与阿图鲁鲁部族组成的联军,击败了加弗尔共和国的重装骑兵部队。在历史上,此战发生前的“希沙诺贝事件”更为人熟知,因战役所在山丘的具体位置未明确记载,此战通常被归为“希沙诺贝事件”的一部分。又因战役发生在帝国境内,帝国正规军却未参与其中,故得名“异族之战”。
此战规模虽小,却是卡迈恩皇帝参与的第一场战斗,据说这也是他后来格外重视这两个部族的原因之一。
【战役结果】
哥提罗瓦-阿图鲁鲁联军 取得压倒性胜利
【双方战力】
• 哥提罗瓦部族 / 阿图鲁鲁部族联军
● 加弗尔共和国军
【双方指挥官】
• 卡迈恩皇帝(又称“胭脂皇帝”) / 彼得·德·珀尔 / 格纳迪费·拉·哥提罗瓦
● 加弗尔共和国军 指挥官(未知)
【双方兵力】
• 哥提罗瓦部族:300人
◦ 阿图鲁鲁部族:500人
● 加弗尔共和国重骑兵:1000人(配备侍从1000-2000人)
【双方损失】
• 哥提罗瓦-阿图鲁鲁联军:轻微损失
● 加弗尔共和国军:1200-1500人(阵亡及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