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辽东的剑指向哪里? (第3/3页)
常备军也就是八万人。
就算当年骆定远,把辽东压榨到了极致,他养的兵也不过是六万骑兵,六万步兵。
大战的时候出动几十万,除了常备军之外,都是临时征召的农兵。
如果敢说上百万,那六成以上,都是后勤保障的民夫在,真正能打得三十万就不错了。
大乾现在的常备军力,也不会超过四十万。
按照沈慕归的说法,辽东根本不用扩军,现在的军队都够辽东养活的了。
“不过账目不能这么算。”沈慕归继续说道。
“我辽东军有两万常备,可以养在大焱,所以这两万可以不包含十万人内。”
“第二就是,箕子七州和山东之地,通过商业连接,和军事控制,粮食和其他物资可以吸过来。”
“这两地,再帮我们养五万常备军不成问题。”
沈慕归说完,崔甲继续。
“辽东的商业南连江南大焱,北面到达北方白狄,东面是箕子七州和瀛洲四岛。”
“通过这种商业,每年能给辽东带来几百万两的收入。养五万军队没有问题。”
“除此之外,辽东地广人稀,这两年我们抓了大量的俘虏,可以沿着河流向西北屯田。”
“平日屯田,农闲练兵,战时可以随时拉出来打仗,养七八万人不是问题。”
两个人分析,顾道听着。
打仗说到底,打的是后勤,打的是钱粮和人口。
而顾道想要的规模,也不是百万大军,辽东军依靠的是武器犀利,所向无敌。
顾道的目标,是常备军十万。以及无论多远,能给这十万人保持通畅后勤的能力。
计算下来,好像不是太大问题。
“那就扩军,火枪兵五万,轻骑兵三万,铁浮图一万。炮兵一万。屯田兵作为预备役,不能少于这个数。”
"江南的两万驻军,不算在这些常备军之中。"
“至于海军,镇守府已经给他们打好底子了,是时候出去觅食了。”
“以后海军单独成立一个部门,不但要自负盈亏,还要反哺镇守府。”
顾道定下了扩军的大致方向,形成会议记录,接下来镇守府各部,就要按照职能推进。
虽然春耕在即,大规模征兵不可能这时候进行,但是这个消息还是传了出去。
顾道刚刚拒绝圣旨,现在辽东又准备扩军。
如同一块石子落在水面,一圈圈涟漪不断扩散,消息所到,天下震动。
辽东的剑将指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