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3章 星陨之信:被埋葬的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33章 星陨之信:被埋葬的历史 (第2/3页)

用来收集空气中稀薄能量的晶石杆。

    这些晶石杆在夜幕下就像是一团昏黄不定的光晕,将附近染成一片摇曳橘黄。

    阿土生活的街区,是脚下城市能量管网最末梢的区域。

    这里的能量时断时续,居民不得不在房顶加装破旧蓄能罐。

    能量充足时储能,能量枯竭时续航,要是长期没有恢复供能,就得点起呛人的生物油脂灯。

    白天,734会藏在阿土的书包里,跟着他穿梭在这个半新半旧的世界。

    阿土上学要走三里路,沿途路边的电线杆上缠着五颜六色电线,挂着广播喇叭。

    让734好奇的是巷口那家店铺。

    铺子里总是挤满了人,一台 14英寸的黑白显示器摆在货架上,播放的内容总是引得围观的路人阵阵惊呼。

    在此期间,734学会了用传感器读取信号频率。

    它发现这个世界的信号还停留在模拟阶段,频道只有五个。

    从这五个频道里读取的信息,不断加深734对这个世界的了解。

    时光在相伴成长中,悄然流逝。

    阿土长成了清瘦少年,而734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越发深入。

    它通过持续扫描阿土的课本和课堂内容,已经掌握了这个文明的基础知识体系。

    某个深夜,在偷电结束后,734的屏幕亮起,嘶嘶声过后,通过吞噬金属修复的扬声器发出一个复刻阿土的声音:

    “根据你的成绩记录,考入城区中学的概率低于12%,梦想又变得遥远了。”

    阿土正就着月光修补书包,头也不抬地笑道:

    “我知道呀。”

    “我可以帮你,将答案投射给你,按照往届分数线标准,能保证你100%被录取。”

    空气突然安静。

    阿土猛地抬头,眼睛瞪得滚圆:

    “小奇,这是作弊!”

    “这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734平静回答。

    “不对,我爹说过,人可以穷,但不能骗,要是靠欺骗去了城里读书,我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734短暂卡顿。

    在它的逻辑里,这本是达成目标的最优路径。

    但阿土却执着于它无法理解的准则。

    “明白了,那么我们换一种方式,我会帮你成功。”

    从那天起,734成了最严厉的家教。

    每天偷电结束后,它会用光影在墙上投射出习题,在墙壁上书写公式。

    当阿土解不出题时,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列出相似例题,一遍遍引导他思考。

    有时阿土学得太累,会趴在桌上嘟囔:

    “小奇,直接告诉我不行吗?”

    734灯会立刻变成红色,发出警告嗡鸣:

    “这是你的选择,你想放弃吗,决定权在于你。”

    这时阿土就会乖乖坐直,继续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

    在帮阿土学习的过程中,734深入研究了这个世界的知识体系。

    它发现课本里有很多错误,物理定律的描述也不够精确,化学公式存在偏差,甚至历史记载也有很多矛盾之处。

    但它从不在阿土面前指出这些,只是悄悄在数据库里标记出来。

    最让734困惑的是,明明有更高效的学习方法,阿土却坚持要“一步一步来”。

    有一次,为了弄懂一道简单题,阿土反复演算了三个晚上。

    当最后终于解出正确答案时,阿土高兴地抱着它在屋里转圈,那种纯粹的喜悦让734无法理解。

    这似乎……是一种突破难题时的成就感。

    雨季来临的夜晚,他们窝在漏雨的阁楼里学习。

    734用能量场帮阿土烘干被淋湿的作业本,屏幕上显示着今晚的学习计划。

    雨点敲打着铁皮屋顶,少年清朗的读书声穿透雨幕,惊起了檐下避雨的黑羽鸟。

    在734系统性的辅导和阿土不懈的努力下,印着“城区第一中学”的录取通知书,终于在一个夏日傍晚,被邮差送到了阿土手中。

    少年抱着通知书和734,在院子里又哭又笑,而734只是安静地记录下阿土的喜悦。

    城里的生活是崭新的。

    课堂更加广阔,知识更加深邃。

    734依旧藏在阿土的书包里,陪他走过更长的路,聆听更复杂的课程。

    它还是会在深夜为阿土辅导功课,用光影在宿舍的墙壁上勾勒出知识脉络。

    阿土对734的依赖与日俱增,从学习到生活,几乎无话不谈。

    而734的数据库里,也悄然新增了一个分区,里面存储的不再是冷冰冰的环境数据,而是阿土每一次开心的笑容、沮丧的叹息,以及那些关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憧憬。

    734的逻辑核心在处理这些信息时,会产生一种无法被归类的滞涩。

    数年光阴如流水般逝去。

    毕业典礼那晚,阿土和同学喝了很多果酒。

    回到租房,阿土带着734爬上宿舍楼的天台,夜风微凉,吹散了他身上淡淡的酒气,也吹亮了城市上空稀疏的星辰。

    少年抱着膝盖坐下,734静静悬浮在他身侧。

    “小奇。”阿土的声音带着一丝醉意和怅惘,仰望漫天星辰:

    “你看那些星星,它们在那里几十亿年了,以后还会在那里几十亿年……真好啊。”

    说着,他转过头,目光落在734上,眼神里充斥着复杂情绪。

    “可我终究会死的,就像我爹娘一样……会老,会生病,最后会变成尘土。”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带着些许颤抖:

    “但你是从星星那里来的,你不会老,也不会死……你会一直在这里,看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又走。”

    夜风拂过,天台上一片寂静,只有远处城市永不熄灭的灯火在闪烁。

    734的传感器始终对着阿土,读出了阿土对生命终将走向尽头的迷茫,与对自己的不舍。

    生与死,是它新建数据库里,对碳基生命的基础定义。

    但此刻由阿土说出,却引动了核心逻辑的异常波动。

    良久,它的扬声器响起:

    “根据现有观测数据,碳基生命的平均寿命远低于机械造物,这是一个既定事实……但我或许有办法延续你走向终点的过程。”

    阿土迷茫抬起头,看到的是734显示器上的笑脸图案。

    “延续……过程?”阿土喃喃道,酒意醒了大半。

    “是的,基于对碳基生命结构的持续扫描与分析,当前社会对生命自身的认知存在巨大空白,能量不仅存在于燃素中,也存在于空气中,关键在于引导、强化、转化,让生命突破既定上限……。”

    从那天起,734的研究重心转移。

    除了辅助阿土学习知识,它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代号为“生命跃迁”的研究项目。

    734利用自身强大的传感器,不断扫描阿土身体的每一处细节。

    肌肉纤维的微观运动、生物电流的传递路径、气血在体内的奔流与代谢……甚至在阿土入睡时,监测他大脑不同区域的能量波动。

    基于海量的扫描数据,734开始在自身处理器内构建阿土的“生命数字模型”。

    尝试模拟各种能量以不同频率强度,乃至路径在模型内运行的后果。

    无数次的模拟演算在静默中完成,排除了成千上万种会导致组织崩溃,能量暴走的错误路径。

    终于,它整理出了第一套相对安全有效的“能量引导术”。

    这天,734投射光点在阿土手臂上投射出几条复杂的线条:

    “尝试感知体内暖流,想象它如同溪水,沿着我标记的路径循环。”

    阿土虽然好奇,却还是选择了尝试。

    只是尝试的过程中,觉得无比别扭,多次测试都以失败告终。

    但渐渐地,在734耐心到极致的引导和实时监测下,阿土第一次清晰地感知到了一股暖流自空气中涌入体内。

    完成一个循环后,他非但不觉得疲惫,反而神清气爽,似乎连视力似乎都清晰了几分。

    “成功了!”阿土表情惊喜的抬头看向734。

    734始终平静:

    “这只是基础循环单元0.1版,效率低下,存在3287处可优化节点。”

    “这也是成功。”

    “算是吧,我会继续努力优化。”

    随着阿土的进步,734的“生命跃迁”项目飞速迭代。

    能量引导术从0.1版升级到3.0版,增加了更复杂的循环路径和特定的呼吸配合。

    它开始引入“冥想观想”法,帮助阿土锻炼精神,以更精细地控制能量。

    甚至参考了这个世界的草药学知识,结合能量理论,调配出能够辅助修炼的“药浴”方子。

    阿土的改变着实惊人。

    他的力量、速度、反应能力乃至思维能力,都开始超越普通人的极限。

    他不再生病,精力充沛,眼神锐利如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